第781章 蓄势待发(第2/3页)

不得不说,韩滉很懂人性。

“依你之见,本官这次要坐镇兰州,调兵遣将咯?”

方重勇总算是琢磨出了韩滉的“言外之意”。

如果还是他带兵,那么和现在的情况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

官家不好意思杀自己的老部下,但官家麾下那些大将们,为了自己在改朝换代后封侯拜相,可不会忌惮杀人!既然要杀,官家又何必要亲自动手呢?

这一招可谓是一石二鸟。

“回官家,下官正是这个意思。

诸将分兵在前,官家坐镇于后,正好可以看看谁在混日子,谁在拼命打仗。

那些南郭先生们,知道藏不住了,定然会回汴州以免自取其辱。”

韩滉慢悠悠的说道,低着头插着手,一脸恭敬模样,不敢造次,更不敢露出得意的笑容。

“去传令吧,通知诸将来帅帐开会!”

方重勇大手一挥,转身便走。

哪怕是大军来到了金城,他也没有住在城内安逸的大宅院里,更是拒绝了本地大户,将家中貌美女子送来暖床的建议。

依旧是住在军帐内,日夜盘算着如何能打败吐蕃人!

他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军中自上而下,都是军纪严明大气都不敢出。没有人敢私自进入金城,更别提接触本地大户了。

不一会,众将就齐刷刷来到金城郊外的汴州军大营内,每个人脸上都是表情凝重。

而韩滉就像是个透明人一般,站在军帐的角落处,毫不起眼,也没人正眼看他。

“诸位,春耕已经开始了,我们是应该在兰州屯垦,还是应该趁热打铁出兵凉州呢?”

方重勇环顾众人询问道。

这个问题很关键,而且没有标准答案。在战争的结果没有出来以前,谁也不敢说自己的意见就是对的。

“官家,末将以为,还是秋收后再出兵为好。”

何昌期站出来抱拳行礼道。

这次与吐蕃重步兵交手,他双手虎口都受了伤,狼牙棒都砸断了十几根,硬是没把松昌城啃下来。每次刚刚杀上城墙,吐蕃的援军就来了,不得不退到城下列阵。

打得很是憋屈。

如果短时间内再去打凉州,结果不会有什么变化。

“官家,末将以为,正是因为吐蕃人不会料到我们这么快就去而复返,所以反而是容易找到战机。”

段秀实上前一步建议道,明摆着不同意何昌期的说法。

谁更有道理一些呢?方重勇也不知道,至少光看这三言两语是看不出来。

“李枢密以为如何?”

方重勇看向李筌询问道。

这次收兵回兰州的事情,方重勇并未仅仅听韩滉的一面之词,事后他也跟李筌商议了一番。其实李筌本来也想建议退兵,只是很多事情他作为副枢密使,不方便开口。

万一方重勇认为李筌提出退兵,是不想自己登基**,到时候免不了一阵猜忌。

这就是身为高官的尴尬立场,一举一动,都不是单纯的事务,背后也难免被人过度解读。

当方重勇提出想退兵到兰州的时候,李筌这才松了口气,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韩滉的话大同小异。

“下官以为,还是到秋收后再动手不迟。

这大半年时间,吐蕃很难从国内获得粮秣,只能在河西本地大户那边就食。

越是拖下去,本地大户对他们的怨气就越大。

而我们这次出兵准备充分,粮秣是不缺的。等到秋天收割的时候,吐蕃人自然会着急的。

这一着急,说不定机会就来了。”

李筌侃侃而谈道。

“嗯,不错。”

方重勇点点头,不置可否。

现在不能说段秀实的话没道理,有句话叫夜长梦多,谁知道大半年后会遭遇什么事情呢?

“官家,末将还是以为,要尽早出兵为好。”

车光倩站出来说道,没想到他居然跟段秀实是一个想法。

“那你说说,为什么要尽早出兵呢?”

方重勇坐在帅帐内主座上,抱起双臂询问道。

“官家,吐蕃人拖不起,我们实际上也拖不起啊。这天下的局面还不安稳,我们不能获胜,难保不会有些胆大妄为之人,认为我们不过如此。

这人心一乱,再收拾就难了。”

车光倩沉声说道。

这话也有道理,汴州朝廷几年前还是个区域性政权,很多地方都是新地盘,统治还未稳固。再加上河北三年免税,目前虽然形势一片大好。

可等三年之期一过,会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你们看看,这个说该速速进军,那个说该缓缓到秋后再说,本官要如何处置才好呢?”

方重勇长叹一声,故作为难询问道。

“请官家定夺,末将一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