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醒于此睡于此(第3/4页)

这一切都是我的计谋,我从来没把金城公主当做是我的女人,也没把你当过我孩儿。

去了黄泉,我要给金城公主陪个罪,可惜,可惜,可惜……好恨啊。”

方有德断断续续说着,气若游丝,身体终于彻底不动了。

方重勇长叹一声,良久没有说话。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站起身,看着那座巨大的睡佛,自言自语问道:“大佛啊大佛,青藏高原现在气候湿润,吐蕃实力雄厚,今后还要不断侵犯我中土边疆。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教我吗?”

石室内寂静无声,方重勇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新朝建立以后,新权贵们一定会大快朵颐,现在苦的人,将来还要苦。关中天龙人们可能无法作威作福了,又会新生一批汴州天龙人。

一切都会变,但一切都不会变,还是人吃人。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教我吗?”

方重勇又问。

“将来,参政的人会越来越多,大贵族们的权力,会下放到乡绅地主这一级。只不过土地依旧会兼并,剥削压迫一点也不会少,封建礼教还是会吃人。

周期律也会一次一次轮回翻新,如紧箍咒一般套在头上。

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教我吗?”

方重勇再问。

没有人回答他这个问题,大佛更是没法开口给出答案。

“你看,你只需要睡在这里等待香火就行,而我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不是么?

我不想当天子,让你来当好不好?”

方重勇长出一口气,他看了躺在佛像跟前的方有德一眼,无奈摇了摇头。

醒于此,睡于此,也算得其所愿了吧。

“不好!”

他转身便走,突然听到身后有一个极为轻微的声音,像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

方重勇转过身,面色骇然。他仔细查看那座大睡佛,却又什么都没发现。刚才那句好像是幻听一样。他心里发毛,逃一般的离开了这座石室。

来到石窟外面,大聪明已经等了许久,看到方重勇面色不好,连忙上前行礼,不敢怠慢。

“准备上好的棺木,收敛一下我父亲的遗体吧。

等尸体运回汴州,再妥善安葬。”

方重勇一身疲惫的摆了摆手,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是,卑职这就去办。”

大聪明不敢多言,连忙领命而去。

方重勇用手挡住额头,天上的那一轮烈日,晒得他有些眩晕。

“盛唐,活在后人心中就可以了。

若是心中无佛,修那么多冠冕堂皇的庙宇,又有什么用呢?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老方啊老方,你是魔怔了啊。”

方重勇忍不住摇头叹息,自言自语道。

巨大的石窟不言不语,只是庄严而安静的矗立在这荒漠之中,一板一眼的盯着岁月如何流逝。

嗯,现在可以说点什么了

这本书呢,已经快到结尾了,整体框架一直都在控制之中,从未有过所谓“写崩了”的时刻,只是最后有些细节,被我省略了。

比如说吐蕃人内部的变化,一些战斗的细节描写等等。

最后为什么会安排吐蕃赞普出马呢?

因为吐蕃国内政治的第一条主线赞普与大论之争,以及第二条主线佛教与苯教之争,都要斗出一个结果来了。

伏笔起码在十几万字之前就有,比如说达扎路恭的行事方式,出征苯教贵族大面积死伤,佛教贵族都在后方等等,就连纳囊氏的那个人,也都是前后各种笔墨联系。

关于吐蕃背景中的每个人物都是出自真实历史,他们的立场也都取自各自原本的立场。达扎路恭历史上也确实去修佛寺,改信仰,这条大主线非常的稳。

反倒是吐蕃被小方收拾一顿之后一蹶不振,才是经典的痴心妄想。

赞普看到了战败的风险,在政治上有所取舍,以老练的政治手腕,去收拾残局。最后稳定局面,成为小方建立新朝的劲敌,这便是本书会提但不会细说的故事。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时候设想的固然是很好,但也要考虑天时地利与人和,以及对手的反应。

不确定与瞎忙活,才是人生常态。如何收拾局面,才显得出心智和手腕。

难道人生不完美,就不过下去了么?

对于老方这个人物,我选择的是用各种侧面描写,讲述他的立场与想法,当然了,有些地方要细品。老方为什么要自尽,为什么最后会安排在那个石窟里面,为什么他不去当个什么“太上皇”。

都是依照原本的人设。

刚烈生猛,宁折不弯,盛唐不复,以身殉国。

他是大唐的最后一个忠臣。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看似是喜剧,实则是悲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