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5页)
不过他这人却有一特长,那就是破案。
他进京的目的就是想找人帮忙举荐,然后利用这一特长在朝堂上为民请命,减少李朝的冤假错案。
所以老淮阳候想要查明东宫案的真相对他来说正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于是在暗中搜查了许多线索后,他悄悄找上了老淮阳候。
“他说可以帮外祖查明真相,但外祖得保证无论结果是什么,绝不能对朝廷起异心,危害朝廷。”褚源道。
其实说到这里,夏枢已经明白了,韩延在暗示查出来的这个人来头不小,甚至可以说,一旦暴露出来,李朝绝对会发生难以想象的动荡。
“永康帝?”他一下子屏住了呼吸。
史书记载,宣和太子以及太子妃是被兴隆帝的四皇子所害。但夏枢记得清楚,四皇子阿娘是官婢出身,外家不是被砍头就是被流放,根本没人为他在朝堂上撑腰经营。而且四皇子本身也不得兴隆帝喜爱,在他因东宫案被贬为庶民前,皇上甚至都没给他封王,可以说是将他无视了个彻底。这样的皇子没有继承大统的机会,他也就没有理由去害宣和太子。再者,因着兴隆帝的无视,四皇子在朝堂上几乎没有存在感,有没有他,李朝的局势都不会发生变化。
那么韩延暗示的这人就只可能是当时的二皇子,现在的永康帝了。
史书记载,宣和太子去世后不过几个月,兴隆帝身子就开始不爽利,隔三差五的就招太医看病,所以政务上慢慢就交到了当时的二皇子手上。二皇子虽无太子之名,却行着监国之实。若陷害杀死褚源爹娘的幕后之人是二皇子,那确实不宜公布,不然李朝肯定是要腥风血雨了。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夏枢猜测的八/九不离十。
褚源道:“是他。”
多年痛苦折磨,他已经能做到表面上平静无波地讲述当年的血海深仇。
但夏枢却忍不住一阵心惊肉跳。
怪不得永康帝要用尽各种手段对付褚源,原来叔侄俩之间隔着的不止是皇权之争,还有噬骨的仇恨。
“先皇是何时知道你身份的?”他抓着褚源的手问道。
“我四岁那年。”
老淮阳候自从知道自己女儿和宣和太子的死亡真相后,恨不得闯进皇宫杀了二皇子。
但他多年伤病,沉疴难治,已不可能再领兵夺回兵权,淮阳侯府也不能因他的一时之气,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此在兴隆帝和二皇子推出四皇子顶罪的时候,他就默认了他们为他找出的真凶。
“外祖想让淮阳侯府再次夺回兵权,为我谋划前程,所以在兴隆三十二年异族来犯时,他就应允了三舅舅的请缨出战。”褚源道。
褚琼和他的大哥褚风一样英勇且天赋惊人,不过短短两三年就立下战功无数,一路飙升至镇国将军,那个时候他才不过二十出头,大好男儿,前途无限。
“之后的事情你都知晓,三舅舅战死在北地。”褚源垂下眼睛,半晌没有说话。
夏枢知道他是在难过,握住他的手,没有吭声,等他慢慢调节情绪。
“一生戎马倥偬,为李朝护下万里河山,却没有护住自己的儿女。”褚源眼眶有些红。
夏枢眼中也不知不觉地含满了眼泪。
老淮阳候得到八百里加急传来的消息后,就彻底倒下了,他躺在病床上,连药都喝不进去,整个人陷入了昏迷。
最后还是年幼的褚源在他身边伤心地哭喊着爷爷,才把他给唤醒过来。
“他知道淮阳侯府已经无力回天,便请舅公出面斡旋,要见兴隆帝最后一面。”褚源神色有一丝讽刺。
那个时候的兴隆帝也病入膏肓,已经很久没在朝堂上露面了。
朝臣们以为他是在生病,实际上他只是被他的儿子监禁了,困在寝宫中,半丝自由也无。
不仅如此,他的儿子还给他下了慢性毒/药,每日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他全身脏器逐渐溃烂,疼得不停打滚,丑态毕现。
太医们围在他身边,却根本不给他开药,任他绝望的垂死挣扎。
夏枢对先皇一点儿都不同情,他问道:“永康帝同意了?”
“是。”
当时已经是兴隆三十六年的腊月,寒风刮的人脸疼。
永康帝不知出于什么想法,竟然同意了老淮阳候的请求。
于是,沈太傅找人抬着老淮阳候,四岁的褚源懵懵懂懂的,也被塞进外祖的被窝里,一同带进了宫中。
老淮阳候和沈太傅不是没想过先皇的处境,但见到瘦成骷髅,满身褥疮,身体已经开始溃烂的先皇,两人还是震惊了。
于是没有任何犹豫的,两人说出了褚源的身份,希望先皇可以拟旨把皇位传给褚源,然后他们想办法解救出先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