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钱富的动作很快, 第二日便带着四百多户、大约两千人轻装简从到了安县县城,把人交给高景之后,他没有留下和其他家人一起开垦农田, 第三日他由高景安排的禁军陪同, 进入安县,开始从散户手中大量购买砖瓦。

夏枢他们这边也开始埋头写起契约来,等到六月中旬夏种的尾巴匆匆结束, 他们才稍微有些空闲。不过空闲也只是相对的,因为他们马上要准备建设王府和学堂了。

“三进的宅子哪够。”元州听说夏枢打算盖座三进宅院, 就率先提出意见:“不管是自己住, 还是待客、办事儿,堂堂王府,万不能局促了, 不然说出去可是要闹笑话的。”

褚源去校场上临时设置的营帐里办公了, 夏娘把自己的小医馆也移到宽阔的校场上, 带着猫儿开始给附近结束农忙、拖家带口赶过来的百姓们以及禁军们免费看诊,院子里照旧只留下四人。

红棉和景璟在整理账册, 计算这段时间的支出以及下一段时间的预计花销,夏枢则拿着新绘制出来的附近的地形图,寻思学堂、王府以及禁军们的校场、宿舍、牛舍、还有存粮的大仓库建哪里。

他们打算在候庄定居, 候庄百姓非常高兴,自发的将自留地献了出来。夏枢手中的地形图就包含了候庄及其周围官田以外的所有空地。褚源叫他看看想怎么建、建哪里,等晚上他回来, 夫妻两个一同确定下来。

夏枢刚来候庄的时候, 觉得一进宅子都差不多了,后来人多起来,事也多起来, 宅子开始捉襟见肘起来,自己人住都不够,每次来办事的人多一点儿,大家都站到门外去了。

现在屋子都住满了,书房也很拥挤,院子里处理事情没有隐蔽性,褚源就去村东边的校场上搭了营帐,在那边办公。夏娘往年病人来了,若是需要长期治疗,她都是让人住在空房子里,直到诊治结束。今年实在没空房间,她就把小医馆也搬去了校场上,若是病人重病,她直接叫禁军们帮忙搭营帐,叫病人住营帐里。

夏枢觉得一进小宅院不够,三进应该差不多了,谁知元州却说三进的也不行。

“盖个五进,再来东西两个跨院,这才勉勉强强过得去。”元州少爷不满意道:“三进院子够谁住,你难道要让我和丫鬟们挤一个院子吗?”

夏枢顿时一阵无语。

不过他尚未开口,就听红棉讽刺道:“丫鬟们的地界是辱没元二少爷这个外人了,奴婢瞧着元二少爷原本该待的校场那处就不错,现在呢,幕天席地、清风朗月,冬日呢,鼾声如雷、满屋体香,和一众男人们待在一起,元二少爷绝对能被伺候的舒舒爽爽。”

夏枢:“……”

景璟:“……”

元州脸一下子沉了下去,夏枢见状,赶紧拉住红棉的胳膊,撒娇笑道:“红棉姐姐,我想起来我那长命锁昨晚没点灯,不小心塞错了,塞夫君袖袋里了,你去告诉他一声,可别叫他不注意弄丢啦。”

红棉站起身,盈盈朝夏枢施了个礼,温顺道:“奴婢这就去。”

说完,朝元州露出一个厌恶的表情,这才离开。

“谁给她的胆子!”元州伸出包成粽子的手指着红棉的背影,气的鼻子都要歪了!

夏枢幽幽看着他:“那又是谁给你的胆子?”

景璟适时道:“元大哥,王府是王爷及家眷的住处……”

话虽说了一半,但意思却是那个意思。

元州想说,我是小枢的亲哥哥……但思及小枢和外人都不知道,只好悻悻道:“反正院子要建大一些,到时候若有需要,也可以留宿客人啊!”

景璟没吭声,夏枢却道:“学堂计划建先生宿舍,到时候来了客人可以住宿舍,实在不行,还有多余的禁军宿舍可以住。”

他道:“手里银钱有限,等房子建好,县里的路也要修一修,到时候各村联络起来也方便些,还有赵家庄北那条河上的桥上次下雨河水暴涨,把桥冲塌了,需要再重新建一座桥,否则每次从北边进入安县,都需要绕好大个圈子。”

景璟也道:“上次去救元大哥,正好前些天下了雨,路不好,全是水坑、泥坑,马腿陷进去拔不出来,小枢哥哥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后来怕耽误事,我们就没骑马,一路跑着去赵家村的。所以路是一定要修的,否则出个事情,都怕路上耽误,不能及时赶到。”

元州眼眶一下子就红了,问夏枢:“你怎么没和我说过?”

“当时那么紧张,谁记得这个。”夏枢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说道:“我还好,倒是小璟,游着过河的时候,差点儿被急流冲走,还被急流带下来的石头划破了腿,流了好多血,他也不和我说,若不是我发现他走路一瘸一拐,逼问了,他估计连我都要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