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2/3页)

这一世情况虽然发生了变化,大皇子占据绝对优势,但定南郡之事过后,他的外祖汝南候若是被问罪,他也会被连累,优势也将消磨殆尽。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采取和上一世类似的手段,也不足为奇了。

立于太和殿上的朝臣们都是聪明人,永康帝也极擅权术,不可能在褚源已经上折子报告过定南郡官场污浊可能牵涉汝南候、大皇子的情况下,不对汝南候牵头异族议和的意图产生怀疑。只是议和之事极大,再加上拥护永康帝的重臣们觉得异族虽然可怕,但能被汝南候部下说动议和,说到底也是看重利益。而身为李朝皇帝,谁又能比永康帝能给的更多呢。只要他们给的利益够多,满足异族提出的要求,多给些奇异宝贝,就算汝南候和异族私下有协议,他们也能把异族争取到自己的阵营里。到那个时候,汝南候的威胁就是跳梁小丑之行,可以完全不当回事儿。

醉心权术的人结党营私、斗来斗去,想的都是眼前那点利益划分,觉得只要给出利益,就可以借力异族,打击异己,把敌人那边的利益抢夺过来,根本没想过与虎谋皮,也有可能会被虎伤。

异族的力是那么好借的吗?

褚源活了两世都不明白,为何在他上奏异族窥视李朝的异常行为之后,永康帝和他的朝廷还做着美梦,觉得给一点儿利益,异族就可以成为他们的手中刀,让他们尽情排除异己。根本没想过那把刀时刻都会转过头来刺向他们自己。

当然,也不是朝堂上所有人都陷入党争、权斗之中,浑浑噩噩脑子不清楚,但少数几人的清醒也根本改变不了什么。褚源觉得可能只有当异族兵临城下的那一日,所有人才能清醒过来。当然,以朝廷那般没有脊梁的模样,清醒过来也不会选择反抗,很大可能是不管黎民死活,拖着大量的金银财宝,能逃就逃,不能逃就投降。

经历过上一世,褚源对李朝皇室及京城中那些高官世家们的品行再清楚不过。但既然已经决定去改变李朝的命运,给小流氓一个他想看到的太平世道,他就不能看着局势朝上一世的方向发展。

他摸了摸自家小流氓的脑袋,才接着话题道:“你说的对,他们确实是有阴谋。只是……”

他轻叹了口气:“就算知道他们有阴谋,但李朝没有一战之力,现在也只能暂时妥协,拖延时间。”

夏枢一愣:“妥协?”

他很快明白过来,眉头微皱:“你要在定南郡一事上放过汝南候?”夏枢也不是不理解褚源。李朝没有一战之力,就不能不在意汝南候的威胁。因为很明显异族提出议和与汝南候有关,万一他们把汝南候逼入绝境,异族借口李朝议和之心不诚,对李朝发动攻击,整个局面都会失控。他们现在最安稳的选择就是放过汝南候,不给异族发动攻击的借口,表面上积极推进议和拖延时间,私下里加紧备战。只是……夏枢担心褚源放过汝南候,汝南候却不会放过他。

朝堂上,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褚源把定南郡整肃一清,把汝南候一派得罪的死死的,若褚源对那些罪人轻拿轻放,他自己则很可能会被扣上诬告以及其他更重的罪名。

褚源似乎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安慰道:“不会有事的。我与韩大人已商议过此事,李朝国力有限,仗能避免还是要避免,所以他会安排大理寺拖延审问定南郡之事牵涉的人员,晚些时候给这些人定罪。同时,他也会尽力周旋,推进与异族议和的进程,给李朝争取个一两年时间。”

“他也觉得和异族之间的仗已迫在眉睫吗?”夏枢喃喃问道。他其实还想问,韩大人拖延审问定南郡犯事之人,用晚些定罪来试图稳住汝南候一派。那先前到京城状告褚源的那些人呢?这些犯事之人不定罪,褚源岂不是就要被那些人诬告了?

只是看褚源神色平静,夏枢就知道他主意已定。想了想,还是不问了。但精神到底有些蔫蔫的,不太高兴了。

褚源将他揽进怀里,轻轻拍着背,安抚似的道:“韩大人虽是永康帝的纯臣,但不像周良、王长安之流追名逐利、贪图高官厚禄。他一心公务,铁面无私,不受功名利禄所诱,脑袋在朝堂百官之中最为清醒。异族的狼子野心,他慧眼如炬,自然看的清楚。你不必担心,当年他受外公提携之恩,答应外公会护我周全,我不会在大理寺手里吃亏的。”

夏枢不知道韩延和褚源之间竟然还有这么个暗线关系,惊讶不已:“当年他从永康帝手里把你要到大理寺,也是为此吗?”

“对。”褚源点头,不知想起了什么,神色有些好笑地道:“他虽不知道我身世,但见永康帝把目盲的我带在身边养了三年,且打算继续养下去,就发觉了不对。担心我出事,又怕我被养废了,他就找到永康帝,明言答应过外公会护我周全,要把我要走跟在他身边,把永康帝给气了个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