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第2/2页)

“我无事!”李垚咳了一声,吐出一口血沫子,对着自己的儿子,他的声音极尽温柔,努力提起一口气:“等阿爹与他说完话……”

“哎,好!”这个时候李留哪里敢拒绝,眼中含着泪,赶紧应了。

李垚胸中剧痛,血沫子不断从口中涌出,但他知道自己是回光返照,不敢浪费一点儿时间:“当年我是个不受宠的皇子,无意皇位争夺,只想在成年后获封一块封地,带着阿娘出宫安享晚年。李倓野心勃勃,意与宣和太子争夺皇位,就拿我阿娘的命要挟我,让我在朝堂上参奏太子皇兄谋反。但我真的不知晓李倓已事先着人在太子东宫里埋了巫蛊娃娃。我想着太子皇兄清清白白,应该无事,迫于无奈才写了奏折……”

“驴子手里有李倓当年胁迫我以及诬陷太子皇兄的证据。”李垚呼吸急促起来,紧紧盯着夏枢:“你只要想法救了驴子,给他一颗解药,他就会把证据交到朝堂上,你们可以把李倓从那个位置上拉下来,把安王推上去,到时候你就是母仪天下的皇……皇……”

汹涌的血流从李垚口中、鼻中涌出,他瞪着夏枢,用力抬起头,想要把最后几个字说出来,但脸都扭曲了,都没能再吐出一个字,就这么死死地盯着夏枢,抽搐了两下,彻底软瘫了下去。

李留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李垚话没说完就一命呜呼了,登时扑到李垚身上,放声大哭:“阿爹!”

哭声伴随着呜呜的风声,凄凉无比,也让人同情无比。

但夏枢对这个老者前面说的话,是一个字都不信。

褚源曾说过,李垚阿娘出身官婢,外家均是重罪流放,他在朝堂上被百官鄙夷,在先皇那里被极度厌恶。先皇子嗣不丰,只有三个皇子。东宫案之前,宣和太子居太子之位十五六年,李倓被封亲王七八年,李垚年岁与他两人差不多,却连个王的封号都没有,先皇把他给无视了个彻底。按正常情况,他一个及冠皇子,先皇不封他,他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封号,更别提封地了。他口中所谓带着阿娘到封地颐养天年,根本不可能做到,除非他自己夺位或者坐拥从龙之功,从新皇帝那里获得。很明显,宣和太子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他追随宣和太子就无从立功。而与李倓合作,把李倓推到那个最高位置上,才是他获得封地的捷径。所以他说只写了奏折参奏,别的没参与,且参奏宣和太子也是被迫的,夏枢一个字都不信。

夏枢自认受足了偏见的苦,所以对人尽量抱持着宽容之心,也尽量别用一件事定义了一个人的品行。

但就算反复提醒自己该客观,他也难以掩饰内心里对李垚的厌恶。

他从来没有那么讨厌过一个人。

只说绑架他这件事。若只是单纯想要解药,才剑走偏锋绑架他,说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求活,一副慈父之心,夏枢可以给予谅解。因为夏枢知道,若他的孩子面临危险,他也会拼却一切为孩子谋划,这是天性。但李垚对自己儿子好,对别人却无半点儿慈悲之心。景璟和猫儿口头上和李垚有过龃龉,他想报复两人也算能理解,毕竟触到了李垚的逆鳞。但红杏却从未对李垚、李留有过半丝不敬,甚至因为侯魁和李留兄弟相称,红杏待李垚也与自家长辈也无异了。李垚竟然为巴结图塔,积极把怀孕的红杏推出来……宋大夫说他的双儿是怀着孕被异族人虐杀的,夏枢都可以想象,若不是当时王府被禁军层层包围,这些人进不了王府,红杏会有什么下场。

人性复杂,夏枢愿意去包容苦难下的迫不得已,但他包容不了李垚这样的人。

这还是李垚无权无势之下有心无力做的恶。若是永康帝稍微做个人,没让李垚为他顶罪,李垚真的坐拥从龙之功,位高权重……夏枢都不敢想象他这般没人性,能做出多少恶事来。

只能说恶人自有恶人磨,李倓这个恶人压制了李垚,倒叫旁人少受些苦难。

不过李垚虽恶,他说李留那里有永康帝诬陷宣和太子的证据,夏枢是信的。

李垚都能拿周良的把柄威胁周良为他办事,夏枢不信他如此一个恶人,会不对同是恶人的永康帝抱着戒心,留下一手。

有时候,恶人才最了解恶人。

夏枢想明白了之后,最后又瞥了一眼父子俩,便淡淡地移开了目光:“节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