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异族人不同于李朝人世代以农耕为生, 他们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因此围绕着草原上分布各处的水源和草场,形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部族。
自李朝建立初期, 这些部族就隔三差五的对李朝边境发动小规模的袭击, 劫掠烧杀,皆被以历代淮阳候带领的北地军给击退。
兴隆初年,其中最大的一支部族通过联姻与草原上的其他三个势力稍逊的部族结成联盟, 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兵攻占其他草场,屠杀奴役其他部族, 最终其他小部族不敌, 并入这最大的一支部族,草原进而统一。
之后,统一的异族人便开始暴露出对李朝吞并蚕食的野心。除了时不时的小规模犯边外, 自兴隆六年开始, 每隔三年便要集结大批军队攻击北地边境。老淮阳候时任北地军统帅, 分毫不让国土,每一次异族人进犯, 都亲自上战场带着北地男儿浴血奋战,每一次都能成功击退异族人。但异族人犹如跗骨之蛆,战败之后很快便远走草原, 待得休整两三年恢复之后,便会卷土重来,与李朝北地将士再次战场搏杀, 意图鲸吞北地, 进兵中原。
这一僵局一持续便持续了十几年。在兴隆十七年,十七岁的褚家老大褚风横空出世之后,局势得以逆转。
兴隆十七年至兴隆二十五年, 近十年的时间,老淮阳候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坐镇北地,褚风任北地军统帅,统领北地军奋勇作战。在摸清了异族人的位置之后,反守为攻,直袭异族人草场,把异族人打的丢盔卸甲、狼狈逃窜,最终带领北地二三十万将士,打散异族人的联盟,把异族大部主力赶入沙漠,从此西迁,再也不敢踏进草原半步。剩余的异族人死的死,散的散,自兴隆二十五年之后,六七年的时间都不敢再朝南边看一眼。
褚风原本的计划是在解决了异族主力之后,剩余的异族人也要逐一清算,有战力的全部斩杀,无战力的打散至草原各处,然后报请朝廷,李朝人北迁,占领草原,开垦农耕。可惜他多年征战暗伤无数,计划未能成行,很快便于兴隆二十七年初旧伤复发去世了。
褚风死后,老淮阳候伤心过度,加上年事已高,沉疴无数,便借着回京为女儿褚熙及宣和太子操办婚事之机,自请卸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及北地军统帅两职。于是在一通君臣间的虚礼过后,兴隆三十一年,任职南地几十年的汝南候接任北地军统帅。但他接任北地之后不过一年,散落在草原上的异族人便重新集结成一股股小势力,于兴隆三十二年末开始,轮番发动对李朝北地的小规模袭击。
然而北地军战战皆失利,短短一两年时间,北地人口流失三分之一。而异族人也用从北地劫掠的财物把自己养的膘肥体壮,胃口越来越大,野心也越加膨胀,于兴隆三十四年,再次通过联姻形成同盟,对李朝发动大规模袭击。
之后便是褚家褚琼与元家元英请缨北地,可惜最终功败垂成。北地边境从此陷入近二十年的战争泥沼。北地战线逐年朝李朝境内后移,异族人也被李朝北地养的是兵强马壮、野心勃勃。
夏枢之前读书的时候,不懂异族人明明在兴隆二十几年的时候就被褚风打残了,人口缩减到不足全盛时期的二十分之一,为何还能在不到十年时间,把目光再次对准李朝,发动大规模的攻击,还把褚三舅舅和元家元英也折了进去。舅公给他讲史,说是朝廷软弱,北地无良将,才放任异族一步步再次壮大,直至酿成大祸,成为除不去的心头之患。
但自从夏枢知道褚三舅舅和元英堂叔之死是永康帝与异族人的联合手笔后,他就明白过来,异族人能发展壮大至现今的实力,永康帝和他那些拥趸功不可没。甚至夏枢有理由猜测,兴隆末年异族人的那些所谓大规模袭击以及北地军的节节败退,有很大可能是永康帝、汝南候等人与异族人联合谋划的。
否则夏枢想不通为何褚三舅舅及元英堂叔死去之后,异族人就再没发动过大规模的袭击,都是些每年小规模的犯边。劫掠屠杀,闹得北地百姓不得安宁,在北地北部制造大片的无人区,却没有乘胜追击,攻占那些空出来的土地的意思。直到十八年后的现今,才各路谋划,决定拿下李朝。
夏枢只能用兴隆末年那长达三四年的战事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来解释不通之处。然而解释通了,再回头看李朝,就只剩满心的无奈与彷徨——就算他们此行刺杀成功,但只要李朝还在永康帝及他那两个畜生儿子手中,李朝依旧是药石无医。
不过夏枢也知道人力有限,他担心的再多也是无用,毕竟刺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成功几率很小,就算最后成功了,以他们三个之力,怕也恨难逃出去。那之后李朝会怎样,就和他们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