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红雪沉默了一会儿, 虽然身上的孤独感淡了些,但面上还是有股苦意:“我……王爷正是需要聚拢人心的时候,我怕会连累王爷与王妃……”
夏枢懂她的意思, 没说不会连累, 因为这事儿确实需要好好处理。而且,他也是今晚突然决定留下红雪的,并不知道褚源会在竹山书院读书人与红雪之间做什么选择, 自己会不会与褚源产生分歧。
他只是从一个人的角度去看这件事,他道:“世道混乱, 人心复杂, 你与红霜本就是这世道人心的受害者,旁人要求你们为此负责,就是天大的笑话。天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他问红雪:“你在写信前, 其他人也是同意的, 对吗?”
“……对。”红雪顿了一下, 解释道:“我与小弟出身低微,还只是女人和双儿, 在一堆学问极深的读书人里其实说不上话。当时大家逃命犹如惊弓之鸟,我们有些着急又怕他们不信我们,就托顾……顾举人如实告知他们, 我们姐弟与汝南候府有些渊源。汝南候曾在定南郡驻守过,有诸多关系留存,我们可以写信试一试……当时大家已走投无路, 就都同意了!”
“那他们待顾举人是什么态度?”夏枢好奇。顾达与红雪姐弟在那些人眼里应该是一伙的, 且顾达才是三人当中撑事儿的才是。
红雪心中愧疚,一直把责任都归到自己头上,所以那些人说什么, 她都认了,也怕自己耽误顾达。夏枢这么一问,她才意识到好像有些不对头。不过意识到不如未意识到,叫她心中更添寒凉与悲苦。
“他们叫我离开顾举人,不要耽误他,想来待他的态度不会差了去。”红雪苦涩道。
夏枢点了点头,明白了。
这些读书人是到了京城,经历过一些事后,知道了定南郡惨剧是汝南候和大皇子的势力一手造成,想起曾经一路联系这些始作俑者,造成家人、朋友、老师惨死,愤怒之下就想出气。只是顾达有举人功名且是王府安排的领头人,他们不可能朝他问责,就视线一转,柿子专挑软的捏,找上了红雪。
红雪是女子,没有背景,孤单一人,与顾达看着也婚姻不相匹配,一辈子几乎可以看到头,拿捏她根本不用担心之后可能存在的报复,可不就磕着她出气嘛。
夏枢对这些读书人,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但绝不赞同他们的行事。说到底,红雪姐弟俩也不过是浮萍、棋子罢了,做主的从来不是他们。这些读书人看贱他们姐弟身份的时候,就不该把责任全推他们姐弟头上。这样做,只会让夏枢觉得他们没品。
真正该担责的永远不会是这些在人世的艰难中努力挣扎以及试图挽救他人的人,而是高高在上、掌握话语权却又尸位素餐的人。
夏枢有时候想,定南郡的惨剧,他与褚源又何尝没有责任呢。
如果褚源当时不怕未卜先知被有心人忌惮,直接告诉红雪姐弟一手造成定南郡灾情扩大化的背后之势力是谁的,他们姐弟会不会就对定南郡里的汝南候势力产生警惕,不写信求助,进而死的人会不会就少些?
如果在收到韩治等人的第一波求助时,他们夫妻就抛却生死,不管永康帝同不同意,也不苦等圣旨几个月,立马准备东西南下帮助定南郡赈灾防疫,死的人会不会就再少些呢?
夏枢不知道褚源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也没交流过,因为褚源不仅自己不在他面前提定南郡的事,也不让景璟、褚洵在他面前提。但今日,在听到褚源安排红雪杀了汝南候及大皇子的时候,夏枢明白过来,褚源心里对定南郡是有愧意的,而且极度愧疚,所以才一改往日的冷静理智,几乎不顾后果地叫红雪除去了造成定南郡惨剧的罪魁祸首。
而褚源的一次失控,导致了后续一连串反应,他被掳的消息未能传到褚源那里,褚源不能及时施救,他被异族人顺利掳到王都,遭逢生死大难,差点儿被挖了心,变成碎肉块……这是不是也是当初没能以定南郡受灾百姓为先的一个报应呢?
当然,夏枢也知道,以褚源的身份以及与大皇子的过节,就算当时真告诉红雪姐弟真相,他们也不一定就会相信了褚源对大皇子、汝南候的“污蔑”。而且若是没有圣旨任命,他们就算去了定南郡,没有武力压制当地势力,也不可能顺利赈灾治役。若带了武力过去,那就与谋反无异,不仅与他们有关的人等全都得送命,说不得刚到定南郡连正事还没做,朝廷平叛的大军就到了,整一个得不偿失。
但理由找再多,夏枢心里也明白,他们到底是未尽全力。
这样的情况,对比红雪、红霜姐弟俩,一个拼尽全力,一个为救人送了性命,谁更该承担责任不是一目了然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