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2/4页)
然而扶久昭凭着自己过硬的战斗素质和军事才能,从什长到百夫长,再一步一步成为校尉,重新站到了固慈这个统帅面前。
之后她的晋升之路就更顺了,固慈给了她一个绝对适合她的舞台。
于是,二十五岁时,随着十八岁的固慈出征的扶久昭,已经成长为令蛮夷万分忌惮的骠骑将军,地位仅次于固慈之下。
而那场战斗中,来自皇城的错误情报,使得三十万大军误入南疆的毒障山,差点被隐藏在其中的四十多万蛮夷部落全部歼灭。
是固慈领着三万死士,为其他人争取了一线生机。
只是固慈却死在了那一场阴谋中,但他对自己的死似乎早有预料,他是故意留在最后,为自己的将士们拼最后一次。
而那枚专为固慈打造的【大邕将军令】,拥有随时调动三十万瑞安军的权利。
他在决定赴死之时,就将这枚令牌给了扶久昭。
扶久昭领着剩余二十多万大军离开南疆,可因为重了毒障,军队行进速度拖慢了许久。
好在当时皇城传来捷报,说长安公主在得知兄长死讯后,便毅然登基称帝。
来自皇城的一道道圣旨砸下来,扶久昭和二十多万大军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以最高礼遇对待。
所有军士都对长安公主信任有加,且在他们心里,长安公主本就和已故太子是一个阵营,现在太子已逝,他们自然就要效忠于长安公主。
不,应该是效忠于如今的帝王。
于是,长安公主理所当然地接手了瑞安军,只是那枚将军令,她却没敢直接从扶久昭手中收回。
半年后,恢复修整完成的瑞安军,在扶久昭的带领下再次出征。
这一次,他们终于平定了南疆部族的动_乱,并给已故的太子和兄弟们报了仇。
回皇城的路上,百姓欢呼,将士们欢喜,大邕朝终于真正迈入了长安盛世。
扶久昭领兵回到皇城。
曾经的长安公主,如今的皇帝亲自在城外迎接,与扶将军并肩回到皇城,且当天就授予她一等护国将军的荣耀,身份地位与国公等同。
君臣和谐,百姓富足安乐,如果能一直这样下去就好了。
只是这一切,在扶久昭自请去守卫边疆起,就隐隐发生了变化。
皇帝并不希望扶久昭离开,无论是因为那群忠于皇帝,却更忠于【将军令】的瑞安军,还是因为自己隐秘的心思,她都不愿放扶久昭离开。
可扶久昭单独请见了她,将那枚将军令交给了她,并笑说:“臣是大邕朝的臣子,也是陛下您的臣子。只要您需要,臣随时都会来。”
皇帝不知道是被她的话戳动了,还是看在那枚将军令的份上,总归她最后答应了放扶久昭离开。
然而时间一点点过去,长安公主也有了许多帝王会有的通病——疑心和自我。
她疑心扶久昭会发现她害死固慈的真相,疑心扶久昭会背叛她。
并且,少女时期的懵懂,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不能满足。
她喜欢扶久昭。
从对方第一次随着固慈回京述职的时候开始,她就被英武的女将军吸引了。
她无数次午夜梦回,都会看到扶久昭微笑着对她说:“只要您需要,臣随时都会来。”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她觉得自己身为帝王,想要什么都该得到。
于是,十八岁的帝王再也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情绪,下了一道指令,要扶久昭回京。
这一回来,她就不会再让她走。
只是圣旨刚八百里加急送出去,后脚皇帝就收到了来自边疆的信。
信是扶久昭写的,她说自己要成婚了,与一个女人。
大邕朝民风开放,娶男妻嫁女夫的事常有发生,扶久昭会娶一个女人再正常不过。
只是她错了,她低估了皇帝对自己的感情。
于是,新婚第三天,她就接到了圣旨,并马不停蹄地赶往皇城。
可扶久昭不知道的是,前脚她刚走,后脚皇帝的亲信就来到边疆,趁着夜深人静,一把大火烧了整个将军府。
将军府挂起的红绸还没收,喜气还没散,就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等扶久昭知道的时候,她已经身处皇宫。
那把大火烧死了她府里所有的人,只有被她带着一路同行的新婚妻子免于此难。
可皇帝又怎么会允许那个女人活着?
于是,早在扶久昭孤身进入皇宫的时候,被安置在京城将军府里的将军夫人,就被皇帝亲卫悄悄除掉了。
而扶久昭也被皇帝下了秘药,再也无法习武。
皇帝温柔地安抚她,让她就留在宫里,依然还是高高在上的护国大将军。
甚至,皇帝还把那枚将军令,还给了扶久昭,试图以此表明自己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