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4页)

其实知道消息的还有赵立勇,但他是合资品牌,根本用不上,所以赵立勇还挺可惜的:“哎呀,这么好的光我没沾上。”

韦东云也不在意,哈哈道:“第四也挺好,这么好的事情,能排上就不错。”

她聊完了自然就走了,只剩下来龙平梁,刚刚龙平梁就提前了一分钟,没说几句话,大部队纷沓而至,就问了个能不能卖给他,啥也没谈。

他这会儿先是听了周渔的三个要求,又听了周渔跟韦东云的聊天,他不管别人怎么想,但在他的观感看,周渔这人虽然年轻,但是真想做事的,否则,卖香精就行了,干嘛提要求?

说真的,华美日化都做到这个程度了,梅树村的渠道都这样了,即便外资进来,他们怕吗?他们是不怕的。看人不能看说什么是要看干什么的,周渔的提议不利己而利于整个行业,那她即便是对手,也是值得尊重和信任的。

龙平梁心里更是想合作了,但终究还有个问题一直让他有些犹豫:“周总,你知道的,我们没进梅树村,这个影响合作吗?”

周渔回答他:“梅树村和华美日化都是我的,不过,它们是独立的,并不影响。其实我不太理解,你为什么不进?”

龙平梁以为周渔要推销,她说的却是:“我们华美日化进不去供销社,总感觉瘸了一条腿,为什么有三千销售员,就是因为要补全这条腿。可你们明明可以两条腿走路,怎么就非不来呢。”

“我们的入场费虽然不算少,但我们可是全国性的商店,你们只在湘南热销,全国的市场还比不过那点入场费吗?”

“就算是湘南市场,你们要进了梅树村,肯定比现在销量要高。”

这可不是质问,而是肺腑之言。

不过他依旧不想回答。

哪里想到,周渔又说:“你不会是觉得学了我们,不好意思再进梅树村吧。”

龙平梁都愣了,看着周渔,周渔就知道猜对了,她听说龙平梁是个文人,笔杆子特别好,还专门读了他几篇文章,大致了解了他这个人,异常清高,却当了厂长,不得不想方设法挣钱养厂。

那只能干点有辱斯文的事儿——偷一偷学一学华美日化,可又惦记着面子,所以抱着“我虽然学了,但我不跟你们打交道,不沾你们别的光”的想法,就这么跟华美日化在湘南市场上争了起来。

这种一拐十八弯的想法,要不是周渔上辈子真认识几位老前辈,真是这么想的,她都想不到。

果不其然,周渔一说,龙平梁脸色都变了,显然被说中了,周渔坦诚说:“龙厂长,我说这个不是为了笑话你,而是因为为你们湘南市场太难拓展了,我是真记得你了。

我觉得你们厂很有潜力,我看你能主动找是将厂子看的比自己面子大的人,我就是想跟你说句话,我们华美日化很喜欢大家跟我们一起干,努力创新打造各种系列,通过广告扩大影响力。”

“市场那么大,是要所有人一起做起来的。”

李晓明早说过,周渔绝对不是个小心眼的人,但龙平梁总觉得不可能,今天不过一个小时,他却是信了。

更何况,周渔还发出了邀请:“如果您愿意,我们梅树村11月份有个全国订货会,您可以来参加。”

龙平梁看了看周渔,最终叹口气,“我连香精都订了,早就没什么面子了。谢谢,对不住了。”

龙平梁走了没多久,周三春也从外面回来了,跟他们带来了个小道消息:“有七八个厂子的人聚在了二楼一间房间,似乎在议论咱们,还挺热闹的。”

刚刚周三春不在,所以几乎没人认识他,他过去听听,大家也没注意。

翁小雪就问:“他们说什么?”

周三春回答:“主要就两点,一个是觉得他们买香精是花钱,又不是白要,怎么还要加附加条件,这是强买强卖!”

“另一个是觉得咱们太强势,这规则什么的,不是咱们私企该提,咱们没资格,说是咱们市场做好了,心就大了,扯什么外资当虎皮。”

这话都是好听了,其实就是说周渔市场做起来了,野心大了,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只是周三春不好这么说。

翁小雪挺生气的:“怎么能这么说话?这是不是有好处?有好处的事儿,谁提又有什么区别呢?都这样吗?就没人主持公道?”

周三春就说:“侯厂长过去说了两句,大致的意思就是,市场不重要,这半年多他们都在干什么?别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骂娘。说咱们不是强买强卖,自己家的东西想怎么卖就怎么卖,不愿意,不买就行了。”

“骂完了他们就散了。”

翁小雪就担心:“周总,这事儿会不会不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