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3页)

“……”王绾。

老夫其实不是这个心态,但是……

算了,这个心态,也不是不好。

王绾想着,顺便道了一声,“秘祝。”

“王大人。”

“接下来的事,你都检查好了吗?”王绾阴暗低语,“要不你随老夫再去查一遍,免得出错。”

……

……

林朝看热闹的心态,顿时没得干干净净。

【再见了瓜友们,我要去工作。】

【该死的工作。】

【我为什么要工作。】

【我想摸鱼,鱼!】

而在奉常府随行小厮眼里,秘祝大人现在都和王大人如此亲密了啊!

以后八成也都坏不了。

果然宝珠是不会蒙尘!

至于那几个儒生,伴随着诏令下达,脸色煞白一片。

甚至有人试图道,“我欲求见陛下,我之前只是尊古循礼,绝非有异心!”

但是不管如何,此刻已经无力回天。

次日,泰山巍峨,身后更是鼓声雷动,身后更是响着听不懂的语言,气势如虹。

每踏出一步,好像都震烁人心。

为首的始皇帝,一身玄色裘冕,长身玉立,头戴十二旒冠,尽显威仪。

山川在眼,万古如墨。

当然,这并非前面走着,后面有乐师抬着鼓之流跟着走。

主要是林朝那边放着的动静,不得不说,很是人心战栗。

【哎,陛下好像踩点了。】

“……”嬴政。

你闭嘴。

【但是这感觉还真不错。】

【威震四海,气势如虹啊。】

【什么叫手扛音响上泰山啊。】

【而且是现场直播版。】

【穿越之我在泰山看秦始皇封禅。】

【此等情形,我应该赋诗一首——】

【泰山大,大泰山,泰山之上有老松,老松里面有蚊子,一拍一大把。】

【名字我也想好了,就叫我也写个大泰山。】

“……”

“……”

做得很好,下次别做了。

当然了,真说是到达了山顶,也就没有那么多蚊子了。

泰山之上,一揽天下之小。

始皇帝嬴政伴随着山风衣袂翻飞,那骨节分明的手斟一杯佳酿于天地。

林朝代太祝事,亦是站得笔直,风声掠过耳边,仿佛真的上通天地,下与君王。

实际上,就在有那么一点空闲的时候,林朝直接打开了短视频。

[自古以来来泰山的人有很多,来泰山的帝王,也有不少,但是来泰山封禅的皇帝却是只有五位。]

【掐指一算,不止五位吧?】

按照孔子所言,封禅泰山,功七十二家。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

那些的确不是皇帝。

而作为皇帝本人,对于这种称呼已经麻木了,如果不是已经定下来了,他甚至可以想想,不叫皇帝,叫个别的。

但是这个念头只有一瞬,毕竟自己想出来的称呼,为了后世而避,简直就是倒反天罡,滑天下之大稽。

更别提就算是改了,后面的人八成跟着他一起改。

[第一个就是秦始皇。]

[算是彻底奠定了泰山的历史地位。]

[囊括四海,吞并八荒,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千古一帝莫不如是。]

[第二位,汉武帝。]

[灭南越、打西域,开疆拓土,实行推恩令,解决养王室、兼分封所造成的内部矛盾。]

[第三位,光武帝。]

[再造大汉,重打天下,开创光武之治,一代盛世。]

[第四位,唐玄宗。]

[继承了大唐的固有传统,年少有为,励精图治,开元盛世。]

【众所周知,唐玄宗早死二十年,千古明君啊。】

[第五位,也就是最后一位,宋真宗,他甚至不是大一统王朝的皇帝,打了胜仗,干赔款的事,从此泰山一落千丈,以后再也没有皇帝前来封禅泰山了。]

不知道为什么,嬴政端着酒樽的手微微一顿。

[不过泰山仍旧是泰山,千载之后,泰山仍旧是泰山。]

[矗立在华北平原之上。]

【是的,洛水也还是那个洛水,就是政治信用问题,有亿点点问题。】

虽然不知道具体问题,但是此刻众人已经明白了洛水大概也经历了这么一遭。

声音说着,画中的局面也不再是什么浩渺山峦,聚焦于下,目之所及,不是山,是人,男男女女,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而且每个人看起来都没有什么饥饿之像。

就这么出现在泰山之上——

震撼人心至极!

且不说一些小城,都凑不出来这些人,就说作为大秦都城的整个咸阳才多少人?!

而且就看着这个样子,人群来来往往,还有更多的人汇聚到这里。

但是这只是区区一个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