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3页)
“后来科技发展,科学家用上了计算机,结果发现曾经的计算没有问题。”讲师摆摆手,故意卖了个关子,“你猜为什么?”
唐誉想到刚才他说的“坍塌”,说:“因为在运行轨迹出问题的星星附近,曾经有过一颗星星,只不过坍塌了。但它们之间的影响永远留下,更改了留下的那颗星星的轨道。”
“是!”讲师投来赞赏的目光,“所以当这样的星星出现,就说明在漫长的宇宙时间里它的星系里还存在过一颗,哪怕无法观测到,人类也会明了这周围必定有过一颗。这就是‘坍塌’和‘引力’。”
唐誉垂着头听,阳光在他的睫毛上制造丁达尔效应。
“这周围的作品都是天体引力,有兴趣就看看吧,不贵。”噱头说完了,讲师引入正题,但他并没抱太大希望,毕竟楼上没多少人来。
谭玉宸也没兴趣,但唐誉却盯着一幅画将近半分钟。当他们走近时,谭玉宸一眼认出:“这不是太阳系嘛。”
“你还知道太阳系?”唐誉反问。
眼前作品是一副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小作,深蓝色的丝绸裹在画板上,代替没有光线的宇宙。太阳和八大行星按部就班排列,找了巧妙的角度诠释出天体轨道和环绕太阳的斜度。用来代表“太阳”的珍珠直径足有2厘米,其余的星球皆是从太阳的视角出发,越来越小。
而唐誉的目光既没有被太阳吸引,也没有被淡蓝色珍珠所代表的地球吸引。他一直往后看,安静地注视着那颗淡粉色的小珍珠。
海王星。
温润淡粉色光晕的周围,还有一颗轨道和它交汇的纯黑色小珍珠。
讲师看他有兴趣,便介绍:“纯黑色是冥王星,因为它已经被移除‘九大行星’了。你如果对天体感兴趣,就该知道冥王星的遭遇。”
“冥王星……不是太阳系的星星。”唐誉很想用手指触摸一下,但现在别说是触摸,禁止拍照的大牌子就挂在墙上,“冥王星本身是柯伊伯带的星星,有一种理论说,它是被海王星的引力拽到太阳系的。所以冥王星才会有不同寻常的运行轨迹,会和海王星的轨道交汇。”
“是的,但它毕竟不是太阳系的星星,所以用了纯黑色。”讲师说。
“要真是海王星拽过来的,那也是海王星的本事。”唐誉轻轻一抿嘴,“这幅画是给你们画廊了么?”
“价码在右下方。”讲师大喜,“这次我们别出心裁,价码使用了体温感应材质,只要有人翻过价码就会留下一个指纹痕迹,用以证明这幅作品有多少人感兴趣。”
这种小把戏,唐誉也见过。就和拍卖一样,越是往上拍越有人要拍。收藏家原本或许根本不感兴趣,但看到价码被很多人翻过,还是会心动。
只不过这幅“太阳系”行情凄凉,大概是因为主题偏冷门,整体风格又偏向于简洁冰冷,只有一枚指纹。也就是说,在唐誉之前,只有一个人翻过。
唐誉很好奇,今天来了这么多人,究竟是谁和自己有着相同的品味,对它投来青睐的一瞥?那个人为什么又放弃了,是价格不合适?
自己的体温指纹留在了那一枚指纹的旁边,翻过去后,是一串数字。
20,0000。
讲师立即说:“主要是太阳系那颗澳白太大,价格就上去了。其余的珍珠和彩宝都不算什么。”
“那冥王星呢?”唐誉问。
“那颗虽然是黑珍珠,但是太小了,算送的。”讲师说,“您要是感兴趣,我们这边可以商谈。”
“不用了。”唐誉偏了偏头。
谭玉宸上前一步,将价码撕下来,交到了唐誉手里。
讲师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展子里都是可以砍价的啊。“您确定?您真的确定?”
“直接送到我的地址,我不留着上拍,也不放你们仓库,我要带走。”唐誉刚想摸卡,忽然想起了他和那个人的赌约,“老六……”
谭玉宸再上前:“干嘛?”
“把你的卡借我。”唐誉小声说。
谭玉宸瞪大眼睛:“少爷这可不行哦,我可是姥姥亲自起的名字……”
“你闭嘴,我先用下,肯定不差你的钱。”唐誉漫不经心地说着,但心里还是好奇,究竟是谁在自己之前翻过?
订了作品,讲师就请人带这位神秘买家去后头走程序、签合同,和艺术家本人见面。画廊的人带走了买家,讲师继续留在原地吆喝,突然间又来了一个人,修长的身影停留在那幅画面前,久久没有离去。
“真抱歉,画刚刚卖出去。”讲师上前。
白洋倒是笑笑:“我知道。”
刚才他就很喜欢这幅,去接了个电话的功夫,价码就被人撕掉了,不知道是哪个人眼光独特。只不过自己也没有要买的意思,除非20万降到20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