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走过去的十几步,白洋再次回忆今早的工作复盘。
李巧巧,探行网络系统第一探路人。探行拥有独立的运算系统,在AI还未完全普及之前,上个世纪末,李巧巧团队就已经开始涉猎人工智能程序,主攻自主决策、实时处理和客户隐私保护三大板块。
白洋目前浏览学习过的公关模型,也是在李巧巧计算的雏形之上反复“蒸馏”。在那个时代,李巧巧的大脑就是探行的人工AI。
真不知道水生去哪里挖掘出的人才。白洋望其项背,同时也更清晰为什么水生一定要找一个完全放心的人来接班。进入探行之后,他的认知也无形中进行了一次思维攀升,这个工作绝对不是完美预测、组织、完成一次安保行动就能担任,在质量控制这方面,白洋只是摸到了入门砖。
犹如巨树般交织密结的节点,连接着每一个重要的人或物。唐弈戈名下的影视娱乐就是在探行的笼罩下进行着市场推广、营销、公关服务,陆家的技术防范也在探行合作名单之内。在中大型活动中提供人群控制,为高端商品提供安全的押送服务……更别说大大小小的特卫服务和安全咨询。
从来没有出过错,水生带领探行一路保驾护航,白洋一码事归一码事,如果把自己放在上世纪末,一定折腾不出这种规模的公司。
等到走到沈乐乐旁边时,白洋并没有主动叫他。
术业有专攻,他相信水生当年也是这样操作。人不可能什么都会,所以必须在关键时刻抓住关键点,和他们训练一样。能跳高的人不一定能跳远,能跳远的人不一定能长跑。沈乐乐师从他母亲,和他谈论专业领域,白洋的水准充其量就是一个初级生,不仅不会拉近距离,还会让人觉得他装。
管理之道从来都是“抓大不抓小”,当年水生将钱百万、李巧巧、梁桥、谭刀、李成平収为心腹,白洋如果想要站稳,最大的事就是发展自己的人。
沈乐乐正在拆键盘,一颗小小螺丝钉在鼠标旁边滚动着。他性格很安静,一旦沉迷什么就会忘记周遭的一切,所以等到他察觉到身边有人时,没有半分惊讶。
他经常一晾就把人晾好半天,大家对他都有耐性了。只是这回他没料到被晾的人是白洋。
白洋也没完全闲着,抽空找了个事干,就是看他修键盘。如果擅自打断了沈乐乐的“工程”,人大概就要生气了。
沈乐乐捏着最小号的一字改锥,在平淡的注视里寻找着和白洋沟通的关键,干巴巴地先问:“你找我有事?”
“有,但是不着急。”白洋数了数桌上的小螺丝钉,还有8个,大概率这工程还没完工。
“哦,那你等一下。”沈乐乐把脖子上的外置耳机重新套上颅顶,一言不发地认真沉浸到他的世界里。白洋不气不馁,根据这一天的观察,他发现沈乐乐对谁都这样。
没针对自己,也没特殊对待自己,保持中立保持观望。白洋想,要是自己换成沈乐乐,大概率也会这样做。
“好了。”几分钟之后,沈乐乐这才放下手中工具,他长吁一口气,“找我什么事?”
转动工程学座椅之后,满打满算这是沈乐乐第一次和白洋单独相处。他对人际交往没有太多需求,公司里目前最熟悉的人就是一起长大的那几个,还有今年他新分立的研发小组。
“没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你……如果有时间的话,愿不愿意弄个小游戏玩儿?”白洋衡量着社交距离。
“游戏?”沈乐乐皱起鼻子,“你是想和我套近乎吗?”
他不确定白洋有没有观察他,但是作为公司的老人,作为还在幼儿园就被妈妈带来一起上班的人,沈乐乐确确实实观察了白洋。他们这几个和唐誉挺熟悉,也就是唐誉出国读研才没怎么见面,对于白洋的人品,这轮不到他们讨论。
既然唐誉选择,水总相信,证明他最起码不坏。
但是人心比计算复杂,计算可以直捣底层数据,人心总是会旁逸斜出。沈乐乐接受白洋的到来,也会怀疑他找自己的动机。他以为白洋会是一个严肃高冷、多少有些拿腔拿调的人物,结果白洋老老实实看了两天电脑,坐班比他自己还牢固。
白洋仿佛看到了沈乐乐的社交屏障:“我如果说想和你套近乎,你会觉得意外吗?”
沈乐乐在沉思,表情却像掉帧,一卡一卡地回复:“不会。”
“为什么啊?”白洋反问。
“你是新来的,套近乎很正常。”沈乐乐认真地点头,“什么游戏?给我安排工作了?”
“是一个工作,但不是探行的工作。”白洋蹲下来和他讲话,就像和小孩子沟通,“你知道壹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