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因果(第2/3页)

“后来,家族罹难,是小姑姑不顾自身性命,拼死将我从火场中救出,那时,她也不过刚至豆蔻之年。

逃亡途中,不知多少次,都是小姑姑护住我,从江南至京城的一路,千难万险,历时三年方抵达。”

“可惜,最后一难,萧正清英雄救美,以防万一,我与小姑姑暂时分开。”

泪从江洄面上滑落,他眸光转冷,含着恨意。

“不料,成了永别。”

萧芫抬手拭去眼角的湿润,眼眸微眯:“英雄救美……这般说,是他先看上了阿母。”

以她对萧正清的了解,她甚至怀疑,所谓英雄救美,本身就是一场捕雀的局。

后来,阿母也确实成了他的笼中雀。

江洄眼梢低垂,琉璃塔的光芒从他发梢透来,映开满眸璀璨。

不知为何,这亮芒晃得她有些发晕。

蹙眉定睛,视线聚拢了些,江洄肃然的面孔复又清晰。

“娘子莫要忧心,之后的一切,微臣会处理妥当。”

萧芫视线落在他眉眼上,想到什么,浅浅弯起唇角。

手中使巧劲儿一掰,合在一起的玉佩又分作两半。

“我自然相信。”

暖玉落在掌心的一刹,江洄诧异,“娘子……”

“嗯?”萧芫眉眼弯起,“表兄既然主动相认,何以还是这般生分?”

话语传入耳郭,渗入心底,汹涌的暖意骤然充斥。

面前女娘冶丽的眉眼胜过漫天风雪,眸光盈盈融化冰寒,潋滟胜春水。

嵌在掌心的玉石,在这一刻,仿佛款款包裹住了魂灵。

将两条彼此本不想干,蝺蝺独行的路连在了一起,绘就了何为血脉相融,何为……家人。

“……表,妹。”

两个字的称呼,艰难晦涩地从口中说出。

如同一句咒语,拉扯出心底尘封已久的渴盼。

萧芫上前一步,凝视着他手中玉佩,开口要说什么。

余光里琉璃塔辉芒愈盛,混着纷纷雪花幻化出斑斓五彩,似乎有腥甜的气味沁入鼻息。

于是开口的话成了低咳,映入瞳孔的光亮弥散模糊,甚至还未来得及感觉到什么,便坠入了一片混沌。

连耳中听到的,唤她的声音,都破碎成了辨识不清的音节。

只觉得熟悉,觉得……怕。

.

怕什么呢?

为什么,要怕?

感知里的自己,渐渐变得无比轻盈,随风向上。

某一刻,被一道苍老浑厚的声音拉下来。

“禀陛下,萧娘子此症,并非心疾骤发,而是中毒之兆。”

中毒?这是……

迷离的光影聚拢,描绘出精美奢华的大殿,和大殿里侧,那一抹高大阴郁的身影。

他向来肃正威压,墨金龙袍无论何时何地都一丝不苟,可是此时,却凌乱不堪,衣袖襟前,似还有些脏污血迹。

念随心动,下一刻,萧芫看到了他的面容。

刹那,脑中仿佛被一记重锤砸中,嗡地一声,一片空白。

他为何,为何会是这般模样……

她几乎,有些不敢认他。

好似暴怒绝望的猛兽,通红的眸中只余歇斯底里。

可是此刻,听见老太医的这句话,一切鲜明涌动的情绪倏然沉下来,发灰发暗。

他踉跄地后退了两步,身子在不稳地晃,脊背弯下,近乎佝偻。

声线沉抑,字字嘶哑,“是,母后所中之毒?”

老太医行了一礼,低垂的眼中亦有沉痛哀伤。

“不错。”

“皇太后中毒已深,骤发以至无力回天,萧娘子摄入不多,因此今日方毒发。可此毒毒性霸道,一旦入侵心脉便再无转圜余地,微臣只能尽力……”

“陛下切记,莫要再惹娘子心绪大动,娘子要做什么,多顺着依着些……”

后头的话,萧芫听不清了,她麻木地将目光转过去,随着李晁的步伐,荡开层层纱幔,望到了床榻上昏睡的自己。

前世姑母去世之前,她伴在姑母身边的每一段时光,都清晰在眼前划过。

姑母身子不好,总是要用汤药,她每日伺候在旁,亲自尝药。

一日三顿,从春到冬,日日不落。

下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又是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如此隐秘,甫一发现,便是回天乏力。

……

日升日落,床榻上昏睡的人渐渐醒来,但每日伴在床边的身影,却不知何时,再看不见。

萧芫有些疑惑,直到看到床上的她拉着丹屏的手,询问姑母在何处,问自己怎么了,为什么要喝药。

眸中懵懂不似作假,是真的,将之前发生的事都忘了。

泛黄的回忆渐渐浮起。

前世,她只记得,某一日醒来时突闻姑母薨逝的噩耗,从一开始的难以接受,一直到后来的求问无门,不得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