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癞头和尚二(二更求票票)(第2/3页)

虽说女儿的嫁妆已经很丰厚了,但这大半年来,她受赏颇多,再给女儿添上些,完全不叫事。

“祖母~”

蓉哥儿和青苹是前后腿进来的,“孙儿原想着补了功课就过来,您现在叫孙儿……”

“来的正好!”

蓉哥儿十三了。

沈柠笑看他一眼,“我库房的东西有些堆不下了,选几样抱回去。”

秦可卿今天下午回家了,要不然,就直接塞给她了。

“那孙儿就不客气了。”

蓉哥儿一边抱起朝他伸手的小姑姑,一边就凑了过来。

“祖母,您今天好厉害!”

虽然不能进到内里,但里面的谈话,在隔壁的他们都听得真真的。

“……不是我厉害,是如今的大昭厉害,是我们有绝对能压倒别人的转轮枪。”

沈柠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蓉哥儿,你要知道,任何时候,强大才是最重要的。国是如此,家是如此,人——亦是如此。当你虚弱了,就有无数的人想把你推下去。”

“孙儿知道了。”

蓉哥儿受教。

这一点,他早在赖家身上深刻体会过。

“你爹的脑子不太好使,他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你虽是儿子,却不可一味忍让。”

红楼中,凤姐和宝玉被赵姨娘请的马道婆算计,差点就死了。

虽然僧、道二人好像每次出场都是为了度人而来,但是沈柠现在回想,总觉各种违和。

他们第一次出现,是要度走英莲。

甄士隐年过半百才有一个宝贝女儿,走哪抱哪,那癞头和尚看到就大哭,非说什么‘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里作什么?’

甄士隐知道是疯话,并不曾理他。

最终癞头和尚指着他大笑说:“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果然,英莲在元宵节丢了,受尽了磨难,一家人的命运也从此大变。

第二个是黛玉,同是三岁。

癞头和尚到林家,说要化黛玉去出家,林如海、贾敏自然跟甄士隐一样,也不同意。

他就说:“既然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要想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才能平安了此一世。”

后来黛玉就生活在外姓亲友贾家,而且总是流泪,最后夭寿而亡。

第三个是宝钗……

只宝钗是不同的。

给她留了一道冷香丸的药方,解她疾病,还让她制金锁。

咦?

癞头和尚怎的如此偏心?

这里面……

沈柠放下笔,细想书中情节。

可恨,她有些不太记得了。

和尚主动去甄、林两家,薛家那里也是主动去的吗?

和尚给了提示,两家都不相信,薛家……

不记得情节,她只能推理。

书里明确记着,他去甄、林两家,薛家没有明确记录这一点,那就是请的?

沈柠头疼,她似乎办了一件蠢事。

和尚要见她,她客客气气的请过来,好生相谈,是不是不会一样?

还有,和尚来了,那道人还远吗?

他们一共度化了三人,第一个是甄士隐、第二个是柳湘莲、第三个是宝玉。

度的都是男人。

惜春出家跟他们都没半点关系。

屋子里蓉哥儿说了几句话,却见祖母没有回答,好像在思考其他什么不可解的事后,忙给丫环们使了个眼色,把还高兴跟他‘啊啊’叫的小姑姑抱了出去,以免打扰到祖母的思路。

沈柠确实没有注意到他们。

她努力的想要自救。

她不想像王熙凤和宝玉那样。

不对,薛家也许根本没见过癞头和尚。

所有一切,都只是他们家杜撰,想要给宝钗造势、添福。

她的金钗是要配玉的,这玉可以是玉玺,也可以是宝玉的玉。

沈柠叹了一口气。

人还没见,她就先胆怯了,这可不好啊!

她拍了拍脑袋,回过神,“蓉哥儿呢?”

“回去了。”

青竹小心回答。

太太在那里发呆好半晌,外面的天都黑了,“姑娘和蓉哥儿玩了好一会,后来在听他背书的时候睡下了。”

这么长时间了?

沈柠看了一眼外面清冷的月亮,在心里轻轻叹了一口气。

“对了,府医来了吗?”

“来了,又走了,太太,您哪里不舒服吗?”

“那倒没有。”

沈柠摇头,“算了,叫水吧!”

洗洗睡吧!

她把当初从贾敬那里捞来的沉香念珠戴到手腕,又把红玉乾坤圈放在枕头边,可是怎么也睡不着。

沈柠只能想自入这方世界以来,自己干的所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