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游船(第2/3页)

沈柠笑了,“是我家几个侄女儿要学画,要好看,特意找人打理的。”

夏天了,黛玉他们都喜欢坐船玩。

她们常坐的那艘船,为防蚊虫,还和凝翠轩似的,特别命人钉了淡青色的软烟萝。

“我的天,这……这还要找专人打理啊!”

刘氏捂嘴。

她知道,贾家的下人,哪怕最下等的,每个月都有两百个钱拿。

这是干挣的两百钱,吃住甚至连衣服都是主家给做。

“没办法,就这还得找专业人,要不然,根本养不了这么好看,也养不了这么漂亮。”

一只通体艳红的蜻蜓落在小小巧巧的莲蓬上,紧跟着,一只黑色蜻蜓也飞了过来。

两个小家伙一齐飞起,或快或慢的玩得开心,看得沈柠也开心的很,“不过莲藕嘛,通体都是宝。”

荷花可以赏玩,莲蓬可以吃,荷叶可以制成茶,荷叶杆加肉丝炒的菜,她都吃了几顿,莲藕的吃法就更别提有多少了。

沈柠听李大娘说,小姑娘们要在收获莲藕的时候,请她做一份全藕宴,她最近正在琢磨怎么做,才能更加的十全十美,壮大菜谱。

这事儿不服不行。

沈柠细看了小姑娘们的账目,发现只荷一项,以他们家的消费来看,就算是收支平衡了。

“荷塘里可以养鱼……”

刚说到鱼,就有一条红鲤在荷叶旁一闪,拍出小小的水花,又下去了。

沈柠眼中的笑意加深,“莲蓬可以卖,里面的莲藕到了冬天,那价钱就更别提了。”

“多少钱?”

刘姥姥带着期待问。

“一斤在五百钱到一两银子不等。”

具体的,沈柠不记得了,但差不多就在这之间,“冬天菜少,富贵人家,或者酒楼什么的,看到新鲜莲藕,是不会在乎钱的。”

说到这里,她笑看刘姥姥,“我看你们村那边也有个挺大的塘。”

“是啊是啊!”

刘姥姥忙点头,“不过那是野塘。”

塘水并不深,大家洗衣服都不乐意到那边去。

倒是鸭子、鹅们,都在那边。

“太太觉得,我们家买下那塘种藕如何?”

“很好啊!”

沈柠笑着点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野塘应该不需要多少银子,姥姥若是要种藕,我就让打理这边的于大娘过去教你们几天。”

“那感情好!”

刘姥姥乐得当场拍大腿。

野塘真的不需要多少银子。

而且这两天,他们一家,收礼收到手软。

金银首饰就别提了,光板儿和青儿的小金锁和小银锁,就收了十来个。

都是那府里小姑娘们送的。

她们个个长得跟天仙似儿的,人虽小,却都知礼的很,感谢她老婆子护送沈夫人回府。

刘姥姥其实不觉得自己做了啥。

沈夫人自己早就避开了那些倭人。

没有她送,也会有旁人送。

倒是她们一家子,真是沾了大福了。

“回去,我就把那塘买下来。”

他们还收了几包银子,是那边府里太太和姑奶奶们送的,皇宫里的荣国公主,据说也是这家的姑奶奶,连她都命内侍送了好些赏过来。

刘姥姥再不怕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了。

只要不嫖不赌,可以给子孙后代攒几辈子的家业。

这也是她不好意思再待下去的原因。

别人不知这内里的情由,她是知道的。

这救命之恩,她是万万不能受的。

刘姥姥也怕女儿女婿要因为沈夫人的抬举和贾家的照顾,当成理所当然。

在这里住惯了,人浮了,哪怕有了银子也守不住。

因此,这两天,她背着人,对女儿可是千叮咛万嘱咐的。

就是女婿大都在外院,只要见了,她也一刻不停的说他。

贾家的爷们都是当官的人。

人家客气有礼,感谢他们,但他们自己做了啥,自己清楚。

就是请吃个米面糊糊,沈夫人当时也有绿豆糕和馒头回礼呢。

刘姥姥算过来算过去,发现,她顶多就是给她送了一盆水,让她泡了脚,挑了**,再换双鞋罢了。

所以,她越住越不安。

“不怕您笑话,这些天啊,因为您,这礼啊,我都收得心慌……”

“哈哈,哈哈哈~~”

沈柠大笑,“有礼您就收着,我说了,这是您和我,和贾家的缘分。”

这份缘分太深了。

红楼里有这缘分,这里,她们也有缘分。

要不然,那么多人家,她怎么就躲到了刘姥姥家里呢。

老天也未尝没有借她的手,补偿刘姥姥的意思。

“走走走,詹先生的琴停了,下面的就不好听了。”

话音未落,果然,调就不一样了,音多且杂,其中一声,更是惊得蜻蜓都呼啦啦的一下子飞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