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彻查(二更)(第2/2页)
张茂行牢记裴杼的叮嘱,跪下道:“陛下恕罪,微臣从前虽在军中任职,但与裴大人、黄副使并不常见面,实在不知此事原委。”
“你不常见到裴杼,他怎还提拔了你?”
张茂行选择了自夸:“微臣先前在战场上立下不少功绩。若要说身手,微臣自信不输宫中任何一位侍卫,这一点,想必裴大人也是看在眼中。裴大人举荐微臣,也在情理之中。”
这话是真的,他在军中经常跟铁牛先生比划,虽然打不过铁牛先生,但是跟旁人打却从未败过。
齐霆被他这毫不自谦的话给取悦到了,含笑道:“你倒是实诚。”
裴杼也实诚,举荐人从来都是出于公心,并不为争名夺利、结党营私。
张茂行低头,他是裴大人举荐乃是事实。但是裴大人也说了,这位皇帝陛下多疑又小心眼,不会愿意看到自己向着裴大人,在御前装老实人即可,还得注意跟裴大人尽量撇清关系。
齐霆果然也对张茂行的一番回答甚是满意,于是给了他一项任务,让他去调查那周若水的生平,尤其是其与黄维凭的纠葛。这两人都是张戚的人,齐霆本来就不喜欢,加上裴杼那封暗示意味十足的信,齐霆免不了将黄维凭病重一事归结到周若水身上。
若真是那周若水做的,看张戚这回要如何收场。
得知好哭的二师兄要来,裴杼还给转头就叫人带信给了华老先生。师门重逢是大事,若是华老先生能将二师兄也拉到幽州阵营,自然再好不过了。
他想造反,日后肯定会连累师兄,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让师兄调离京城。
还有燕王府……齐鸣还在他这边,燕王府到时候也脱不了关系。他师兄还好办,有华老先生在容易说动。但燕王乃是皇亲,不到万不得已只怕也不会支持他造反,但只要他公然造反,燕王府肯定会被齐霆率先清算。
回头还得跟王绰等商议商议,要如何妥善解决王府之事,他总不能因为自己连累了齐鸣的家人。
运河疏通后,从京城到幽州的路程大大缩短。裴杼本来还在同杨怀安等人合计着多造几条船,如今得知朝中又派了钦差过来查他,立刻放下了造船之事。来不及了,黄维凭的事得有个定论才行。
对于钦差要来,幽州上下都不太乐意,总觉得朝廷的人都在针对他们裴大人。
那个黄维凭是谁百姓们都不知道,他死不死、活不活,百姓也根本不在乎,但是裴大人颜面受损,被朝中官员诬陷,对百姓来说就是天大的事。
朝中这群人太不是个东西了。
群情激奋中,裴杼还在不慌不忙地处理周若水。
加重药量之后,周若水疯得十分彻底,每天都在说胡话。而且幸运的是,他说的那些话对本案十分有利。
至于黄维凭,裴杼让他公开露面了一次,还请了幽州附近的杏林圣手为他诊断,得出来的结果便是黄维凭中毒已深,一时半会儿清醒不了。
于是幽州州便衙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追查。百姓们闲着也是闲着,每天都在蹲守州衙查到哪儿了,揪出了来多少内情。
等到钦差抵达之际,裴杼刚好查到了周若水头上,甚至都快要定罪了。
御史大夫的到来并没有打断裴杼的审案进度。毕竟他们来幽州,表面上也是为了查清黄维凭被害一事的真相。
等到了州衙,还不等徐尧叟跟他师弟多寒暄,御史大夫跟邓侍郎便迫不及待地追查黄维凭的情况。
裴杼倒是淡定,面对这些钦差的逼问,好似没事人一般:“黄副使中毒了,已昏迷多日,本官近日也在追查其遇害真相。”
御史大夫问道:“查到谁了?”
“河北道巡官周若水。”
御史大夫:“……?”
他回头看了一眼邓侍郎,发现对方也是震惊至极,这才确信自己没听错。
真是荒谬!
御史大夫嗤笑着望向裴杼:“裴大人可知,这位周若水便是向朝廷检举你的官员?”
“他还有脸检举我?”裴杼扬起眉头,一副怒不可遏的模样,“分明是他害了黄副使,竟好意思检举我,真是贼喊捉贼!”
说完又瞅了瞅御史大夫:“诸位不会真信了吧?”
御史大夫不为所动:“是与不是,将他叫上来一问便知。”
裴杼满脸的意味深长:“真要叫上来?”
“叫上来。”御史大夫觉得裴杼害怕了。
裴杼笑了,行,这可是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