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如愿(第2/3页)

“我已让魏平给你找了一批善于纺纱织布的工匠,你同他们切磋交流一番,合众人之长,应当不成问题。”裴杼说完,又想起来另一件事,遂补充道:“开销不是问题,研制过程中所有经费依旧由州衙统揽,有什么要置办的只管去找秦阿明。”

这家伙从前只是跟着沈璎打打下手,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杨怀安会心一笑,这也是他愿意跟着裴大人的原因。裴大人给钱太大方了,要什么给什么,从前省吃俭用只为买点材料的杨怀安哪能抵抗得了这种架势?不就是棉纺织机吗,三个月内,他非必得给裴大人弄出来。

棉花采摘虽然轰轰烈烈,但也只有军营中的人知道,周围没有泄露多少风声。不管是军中还是永宁县百姓,口风都是一等一的严实。

齐鸣知道裴杼最近忙得很,但他这个县令比裴杼还要忙。也不知道裴杼究竟怎么想的,分明之前还让他加紧发展养殖业来着,齐鸣也一直在照做,几个水产工坊也打开了对京城的销路,养殖的鱼虾不愁换不到钱。

谁不喜欢挣钱?哪怕是齐鸣这个富贵小少爷都不能免俗,他正一心奔着挣钱去,半道上却被裴杼扯了回来,让他尽快重修永宁县境内的所有主路,并且要在三个月之内全部完工。

着急也没有这个急法,攒了不少家底的齐鸣又开始心疼自己还没捂热的钱袋子了。他们用的水泥虽然暂时不用在京城买,但原料也是要花钱的,这一条条水泥路修下来,必然是花钱如流水。也亏得衙门每个月都有一大笔进项,否则根本禁不住这样的花销。

裴杼安慰他:“钱是挣出来的,又不是省出来的。”

他将“要想富,先修路”这套理论给搬了出来,好歹哄得齐鸣没有那么心疼了。

永宁县外头的一条主干道已经修好,后续便是围着这条路连接几条分支,书院那边的路肯定是要修的,城中的几个主要集市也得连接,还有周边稍大一些的村落不能落下,另外,通往古道口关的那条路,这才是重中之重。不过这条路不能全让永宁县出钱,永宁县修一小半,余下的军中出钱。

裴杼规划好后立马拿给齐鸣分享:“看吧,其实也没有多少路要修,而且通往古道口的那边只用修一半儿。”

裴杼觉得自己太体贴了。

齐鸣:“……?”

这还不多?看来衙门是注定要出血了,年底也不能再过什么肥年。本来他还想年底再给大家发一笔钱,如今看来是没这个指望了。

齐鸣心疼,永宁县百姓却乐见其成。裴大人开了个好头,县衙如今招募百姓办事都会给钱,而不是从前那样让他们无偿服徭役。

虽然工钱不多,但胜在长久,县衙这回足足要修三个月,许多村子也能跟着沾光,修上水泥路之后,下雨天就不会再走得那样狼狈了。

其他各县虽然不知道永宁县忽然之间发什么疯,但都默默跟上了。

尽管他们看不上永宁县总抱裴大人的大腿,还格外得裴大人的偏爱,但多少次事实证明,跟着永宁县总不会错。不就是多花点钱在修路这件事上吗?他们花就是,自己又不是比永宁县穷,不至于连这点钱都出不来。

于是裴杼甚至都还未动员,整个幽州忽然便开始争相修路了,而且修的路一点不比永宁县少。

就在各县即将完工之际,京城忽然发来一道昭谕。水泥工坊已经建成,今后各处若要用到水泥,需前往京城采买,地方官府与民间不得私自制作水泥。

与此同时,齐霆又派了自己人去各地兴建水泥厂,以便来日各地富商能够就近购买。

听到这则消息,幽州众人瞬间就悟了,原来裴大人跟永宁县忙着修路是因为提前看破了京城的打算。幸好他们跟着永宁县的步调,早早地将县城各处的路都重修了一遍。若不然,现在怕是只能去京城买了,价格贵不说,一来一去还要花费一个多月的功夫,多耽误时间。

裴大人果真远见卓识!

就连齐鸣也惊奇地望着裴杼:“真想不到,你对京城的消息竟然把握得这么准?”

就连他爹都没传消息过来,裴杼却能提前预知,齐鸣怎能不佩服?

忙昏了头,压根忘了有这回事的裴杼犹豫了一会儿,而后高深莫测地点了点头:“不错,我一早就知道了,只是这事儿不能宣扬。若不是为了给你们省钱,我何至于这般着急?”

齐鸣闻言甚至还有些羞愧,之前是他错怪裴杼了,还以为裴杼是要故意折腾他呢。他反省了一下,小声道:“那这次是我的不对,以后你让我做什么事情,我再也不会抱怨了。”

“这话可是你说的。”

齐鸣傻乎乎:“是我说的!你以后有什么事直接吩咐。我再也不会多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