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4/4页)
陈景明加韦鸿雯的微信号是新的,朋友圈没有自己的照片,之前文字沟通的时候还以为是跟杜莉年龄差不多的男性,没想到是个水嫩小美男。
“韦老师好!”陈景明把拖车放在一旁,主动弯了弯腰跟韦鸿雯握手。
韦鸿雯像看到小孩装成熟社交,哈哈一笑,“你好你好,景明多大来着?毕业了吗?”
陈景明:“已经24岁了,毕业两年。”
“真看不出来呢。”韦鸿雯三十五岁,比楚峰和杜莉都要大一些,身材消瘦不施粉黛,长到腰部的头发编了一根粗粗的麻花辫。
陈景明看着她腰上的腰带和手腕上的手链都有刺绣元素,“真好看,都是老师自己做的吗?”
“是啊,我做了非常多这种东西。”韦鸿雯说着把车门打开,两人一边聊天一边把东西卸下来,再用拖车拖到摊位去。
集市场地就在新老街口相接的小广场,这个广场是从前镇上的居民晒谷子的地方,广场靠着小河,旁边的银杏树和柚子树多年未曾修剪,长得十分高大,就算是正午时分太阳直晒的时候在树下活动都不会很热。
最大的一颗银杏树下还有一个很大的石磨,小时候一到逢年过节都要来这里排着队磨一些糯米来做美食。
马尾绣手工艺品的摊位就在石磨旁边。
这是陈景明给韦鸿雯争取的,马尾绣是非遗手艺,韦鸿雯老师的手工艺品又特别多,用了两个摊位的位置。
韦鸿雯自己带了很多装饰摊位的东西来,甚至连人台都有两个,光是把摊位布置好都花了一个小时。
当韦鸿雯把自己的作品名拿出来开始一一摆放的时候,陈景明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了。
“好好看啊。”陈景明拿着一条项链看了又看。
项链用非常有民族特色的银拖打底,中间是韦鸿雯亲自锈出来的蓝色太阳花图案。
韦鸿雯:“还有好多呢,喜欢的话挑几个喜欢的,姐姐送给你。”
陈景明忙说不用,“这些做起来一定很费心费力。”
一边说着一边摆放东西,韦鸿雯不止做传统的服装刺绣,她把马尾绣设计到各种各样的地方,有手链、项链、耳环、包包,甚至还有当下很时兴的棉花娃娃小衣服。
“这是?”陈景明从布袋里拿出一长串很复杂的链子,上面有好几个镶嵌马尾绣的银饰,“这个是什么?项链吗?”
韦鸿雯一看,笑着走过来整理好,“这是身体链,之前做了四条,卖了三条只剩这一条了,号做得比较大不好卖。”
说着韦鸿雯把身体链比在陈景明身上,“景明戴应该也大呢。”
陈景明耳朵红红的,“哦。”
“对了,景明是不是有个哥哥,你哥哥多高?”韦鸿雯问。
“好像有超过一米九。”陈景明不好意思地转头整理别的东西。
那条身体链和以前看过的不一样,因为马尾绣的颜色是蓝色,银饰部分都经过做旧工艺处理,搭配起来非常有异域风情。
韦鸿雯:“那正好呀,这条送给你哥吧,我做的时候忘了我们这儿高个子不多了。”
陈景明:“不用不用。”
“用的用的。”韦鸿雯把身体链往小布袋里一装,“一会儿你再挑两个小玩意儿,就当你帮我忙的报酬啦。”
陈景明扭扭捏捏的,十分不好意思。
他在网上刷到过,男人不穿衣服戴这个可骚了。
韦鸿雯老师自己做了这种饰品肯定是知道怎么戴的。
哥哥家里又没别人,自己要是收了这个身体链不就等于告诉自己要哥哥戴给自己看吗?
不行不行。
“景明,我塞你兜里啦。”
“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