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东阳开始吧!

雨后,法海带着一个小和尚下山。

他穿着一身半旧的白色僧衣,眉目如画,挺拔隽秀。

长长的山路,蜿蜒曲折,一高一矮两位年轻的僧人在那里不急

不慢地走着……整个画面是利用长镜头拍摄,每一帧都是一幅完美无缺的传统水墨山水画,剧组就是想通过这个色调来营造整部影片的氛围基调。

两位僧人终于走出山,来到了一片河滩时,远远站着有一位妙龄女子,过不了河在那里焦急地左顾右盼。

其实那就是一处浅滩,别说是成人了,就是那个小和尚徒步走过去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这位女子脚上穿了一双新的绣花鞋,她不想把鞋弄湿了,又碍于世俗,女子不能脱鞋去袜光脚走过去。现在见法海一行过来了,眼前一亮,脆声呼喊道:“大师,大师……你能背我过河吗?”

整个场景其实很诡异,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怪异的美貌女子出现,并且会提出这样一个奇怪的要求。

但法海二话不说,低头向女子行了一个佛礼,转头俯身蹲下,那女子含羞带笑,三步两步地跳上法海的背上,就这样被法海背着往前走。

镜头从一开始就刻意在拍摄女子的绣花鞋,在一片冷色调的画面中,女子藕荷色的绣花鞋本来并不突兀,但是那双绣鞋的鞋头,却缀着两朵鲜嫩怒放的合欢花,粉艳的花冠,洁白的花萼,异常夺目……

法海背着女子疾步往前,女子趴在法海背上,裙下的绣鞋一晃一晃的,鞋头的绒花一颤一颤的……

监控器后面的陆伟瞥了一眼身边的池影,暗骂了一句,而池影也觉察到小伙伴的小动作,回敬白眼一双。

过了河滩,法海轻轻把女子放下,女子道谢,又捂着嘴嘻嘻笑道:“大师,你真好看!”

法海不为所动,没有一丝表情,只是再次冲她行了一礼,转身又踏上了行程。

跟在法海身后的小和尚虎头虎脑的,看上去特别精神,也非常天真懵懂。

刚才在法海背上女子的时候,他就满脸纠结地欲言又止;现在又跟了好一段路,见女子已经远去了,终于还是没忍住,期期艾艾地指责道:“师兄,我们是出家人,六根清净,不应该与俗世女子有任何牵扯,更何况男女授受不亲,师兄不应该背她!”

这时候,法海才停下来,回首看了一下年幼的师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师弟,我早就放下了,你小小年纪,怎么还背在身上呢?”

说完,法海沉默着又往前走去。

小和尚站在原地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他好像想明白了什么,满脸喜色地追上法海:“师兄,师兄,多谢你提点,我悟了,我悟了!”

这里的法海是一位得道高僧,非常年轻,却对佛法经注精通不已。

他那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他并没有为女色所惑,因为本来心中就没有那些杂念,色即是空,怎么会为色所惑呢?

这一段听上去特别高深,法海看上去也平静祥和——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现象!

镜头中的法海脸部虽然任何表情波动,但是身体中肌肉却是一种紧绷的状态……有没有放下,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吧!

甚至,法海自己都未必看清楚自己!

而整个情节究竟是真实发生的,还是只是法海内心深处的幻像,片子也没有明确说。

比如,那个小和尚,天真烂漫,充满灵性,一心追求佛法顿悟,但是全片也只出现了这一个场景,后面就消失了……

所以那个小和尚真是法海的师弟吗?还是只是法海内心另一个更真实,更佛性,更懵懂困惑的“自己”?

这就是电影《白蛇传》中开篇的一段剧情。

从一开始,剧组就通过镜头,刻意塑造了法海的禁欲形象——剑眉星目,但是却面部瘦削,身形挺拔,年轻的身体充满力量的美感。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化妆师还在谈逸的脸上打了阴影,让他整张脸看起来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孤高感;而在服装上,法海的僧袍又选了那种轻薄飘逸的材质,有时候一阵风吹过,镜头就能捕捉到层层衣裳下健美的身形……

陆伟非常喜欢这种冷色调的画面,另外几个摄影更是爱死了这种调调,觉得特超凡脱俗,特高端……所以整个摄影组总是想用长镜头,慢慢拍,还好被池影和孙妍妍死死摁住了!

“开玩笑,诸位‘大师’,后面还要拍那么多特效镜头,不知道来来回回要耗费多少胶片,咱们前面能把控的还是尽量省一省吧!咱也不能靠喝露水过日子,咱还得听听兜里那几个子的声响……”

陆伟砸吧砸吧嘴,也忍住了,毕竟耗银子的大头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