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国庆下一部……(第3/4页)
这次哥伦比亚不仅把价码抬到了600万美元,更让雷大佬和郑志宏惊喜的,就是这位副总裁主动提出了要进行重新剪辑,冲击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
不过对于这个反转,池影也私下里跟几位大佬解释过了。在行业内,演员和导演们对奖项的追逐更多的出于对荣誉和地位的追求,但是片商参赛,直接就是为了利益!
按照好莱坞那边的行业内评估测算,一部片子获得金球和奥斯卡这类级别的奖项以后,纯收益率能提升至少30%以上。
出现这种既提高版权费,又愿意自己出面操办参加奥斯卡评选的情况,完全是出于他们公司的利益考虑。
只要得奖了,甚至只是获得提名以后,就可以彻底打破语言壁垒,在北美地区获得更多的利益!
雷大佬和郑志宏就更感兴趣了,这些事后来都是这两位去操办的。
日韩地区的发行权已经卖出去了;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也进入最后签约阶段了;欧洲的片商也在对接,估计又挣一大波钱……
不过这些都不是池影需要操心的事儿了。
她出来之前,韩主任这边因为要逐渐着手准备来年的项目储备,还特地跟池影专门谈了一下。
池影目前的想法就是,未必一定要去拍大片,毕竟投入产出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评估方向。
在她记忆中,前世有段时间特别流行悬疑电影,她当时就根据家乡本地地方戏的一个老剧目和一些历史故事,写了一部清末民初时期的一个悬疑案件。
主要是围绕一个戏班子前后30年的两起命案来展开故事的。她跟韩主任把初步
设想说了一下,韩主任很感兴趣,她觉得只要是好电影都行。
而且策划中心需要不断探索各种类型的电影,悬疑片也是个新的题材案例,可以勇敢尝试一下。
但是池影在跟郑志宏和雷大佬探讨的时候,他们俩反而不是很赞成。可能是已经成功拍过一次特效大片,而且收效惊人,他们也算是见过世面了,总觉得还是拍这种大片才有搞头,红利期长,影响力也大。
按照郑志宏的想法,干脆把《西游记》、《封神演义》、《山海经》这些中国传统神话通通都来一遍,场面越大越好,投资越多越好!
池影自己也没想好,或者说没想好怎么说服两位金主,所以只能推后再说了。
吃过了饭,池爸爸和池妈妈这次为了准备迎接回来,还给池影准备了不少娱乐活动。
像池爸爸他们戏校里,有些学生都已经开始走进社会了,虽然不能进剧团,但是还有本地的一些戏曲会馆也在营业,所以池爸爸搞了一大堆戏票给她。
池影小时候很喜欢看戏的,跟着老年人一块,然后坐在那儿看的如痴如醉。
反正家里也没网络没办法上网,即使池影把笔记本带回来也没用,所以下午池影干脆决定去离家不远的一家戏曲会馆消磨时间。
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正式放假,一般普通工作日,这种戏院会馆是晚上人比较多,上、下午人很少。虽然也有演员在戏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但是整个场地也就大猫小猫三两只,台上唱戏的人也没精打采的,应该都是些刚出社会的学生。
这次唱的就是一些传统剧目的知名片段,池影找了个好位置,嗑着瓜子,喝着清茶,吃了小点心,听了一下午戏。
她觉得还是蛮快活的,四五点的时候,剧场要清场休息了,她就溜溜达达出来了。
池影记得,戏馆边上有一个革命烈士纪念像,很小的一块地方,也就十几平方,大隐隐于市地坐落在一片树荫和高高低低的楼房之间。
就是清末光复盟许锡翎纪念像。
不过池影走过去的时候,却发现这里被脚手架和塑料布围住了。
树荫底下坐了一群老年人在那儿下棋,看上去很清闲惬意。
池影就找了一位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爷爷问道:“爹爹,这地方怎么围起来了?是在扩建吗?”
“是在维修。”
“好好的为啥要维修呀?”
“就是现在这群没德的年轻人闯的祸!”旁边另外一位老爷爷义愤填膺地插话:“就是生活太好了,吃得太饱,晚上闲的没处去,几个小街溜子把许锡翎像的鼻子给打断了,然后政府没办法,筹钱在修!这东西是整块石头雕的,没办法补,估计要重新要换个了,一下子就几百万,这些人……”
“哎哟,真没办法。”刚才那位老爷爷也讲:“说实话,我们老江城就是近代革命起源地。我参加革命那时候,我们领导也是本地人,还跟我们说,他们这些人虽然不是跟我们走的一条路,但是他们确实也是华国近代革命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