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千姿百态千奇百怪
俗话说“人上一百,五颜六色”。
池影通过这次影展,也充分认识到人类思维的多样性。
自从“宏图青年影展”的海报贴出来以后,很多作品都被汇集送到宏图影业这边来。
池影作为影展的艺术总监,这段时间每天上午照常上班,下午就会到宏图影业这边来,跟郑志宏一块儿,逐部审阅被送过来的作品,做一些初筛。
韩主任因为是主办方的领导,所以最开始几次,还兴致满满地跑来看看影展进度,甚至跟池影她们一起看了看这些短篇作品。
不过,在第一次看过几个参赛作品以后,就彻底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说起来韩主任也比较悲催,她满怀期待参与看的这几部作品,看完以后简直是不知所云,整个人云里雾里。
韩主任呆了半天,有点怀疑人生,最终没忍住,就问池
影:“这讲的啥?我咋啥没看懂……”
郑志宏也一脸了无生趣,他甚至有种错觉,似乎自己又回到刚上班那几年,在华影集团里参与看片会。明明没看懂怎么回事,可为了不露怯,被问到意见时,只能强作镇定,说一些更云里雾里的一些屁话……
“不是,这帮人怎么还这样啊!这都是什么年代的‘出土文物’呀!”
池影只能咂咂吧嘴,非常尴尬地跟自己主任解释道:“主任,这就是一种意识流的作品,以前一些海外的先锋派导演喜欢玩这些。早几年我们国内电影界跟风,也喜欢瞎折腾这些玄乎的玩意儿……纯粹就是实验性的作品,没有办法投入到正常院线的。”
这么解释,韩主任大概才明白了。
“不是,拍出这玩意儿,谁愿意掏钱去电影院看呀?他们脑子是怎么长的呀!他们老师还这么教他们?”郑志宏绝望地说道。
“‘阳春白雪’,肯定都是这么自诩的,你们看不懂我就满意了,我特高端……”池影也说得很露骨。
不过池影心底还是觉得挺可惜的,因为这次的机会非常难得。
早几年,有一句俗话说好:“出名要趁早!”
虽然他们的计划,是以后每年都会举行这种影展,不断筛选培养青年导演,为行业补充新鲜血液。
但是最先出头露脸的人,必然会最受重视,捷足先登!
这些参赛者完全没有看清楚状况!
举办方是华影集团、宏图影业这些真正的影视制片公司;还有剧本策划中心,这几年商业片的战绩有目共睹;而且总监也是明明白白打出了“池影”二字。
参赛者就应该觉察到这些主办方的喜好。
这些参赛者却依然按着自己思维定式,折腾些虚头巴脑,玄之又玄的艺术作品。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这种作品以后怎么能吸引观众,怎么在电影院放映……
想要制片商给你投入的话,必然是希望你能替人家挣钱,否则留着这钱干点什么不好,还真会为了艺术不惜牺牲金钱不成?
所以拿着这些作品来参赛,明显是无用功了。你一个故事都讲不清楚的菜鸡,谁还会给你砸上真金白银,单纯就为了满足你自己那些艺术“表达欲”?
池影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收上来的作品大致分了三类:第一种就是这种不知所云的“艺术向”作品,完全与他们举办这个活动的初衷不符,所以池影毫不犹豫把这波儿作者踢出去了。
还有一种就是非常娴熟的能讲一个完整故事的“商业向”作品。
这中间就像一直跟着陆伟拍电影的钱师妹、李师弟……
他们之前也得到消息,会有这次影展,所以更能把握机会,积极争取自己能独立开片的机会。
两个人分别送了时长10分钟的短片,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讲得也非常精彩起伏。
除此以外,还有一位电影学院摄影系在校的师弟,作品的完成也不错,这位师弟还比较另类,完全是用DV拍完整部作品的。
除以上两种之外,还有一些能介于两者之间的作品。并没有玩所谓的意识流讲,但是讲故事的能力稍差一点,或者题材也和池影她们的取向不一致。
比如说,有一个参赛者目前已经是在社会上参加工作了。但是他拍的东西虽然跟这次影展目标不太相符,但确确实实也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名字就叫《云》。
就是对着天空拍一场雷雨,从开始云的聚集,再到乌云密布,再到暴雨倾盆,最后云开雾散,彩虹出现。
前前后后大约8分钟的时长,看得出来作者是花了心思的,就是用快镜头展示了整场云的变化过程。
能拍出这样的作品,也是投入了不少心血和资金的。虽然最后展示的只有8分钟,但是那是因为用的是快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