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异路话不投机半句多
其实在马援朝向池影介绍冯老板是晋省人时,池影就已经反应过来了,这是一位“煤老板”。
按照池影前世的记忆,煤老板这一波儿特殊的人群,前前后后主导国内娱乐圈将近十几年之久,但是池影实在没想到,他们竟会这么早就开始介入了。
不过上次池影在闳村那边拍《戏楼魅影》,就听到“放开电煤知道价格”那则新闻报道,当时她就差不多知道,这波潮流应该要开始了。
整体大的社会背景就是,国家为了入市,全面放开电煤指导价格之后,电力和煤炭资源的价格就完全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了。
由于华国电网是完全国有企业,且是独家经营,所以还没有彻底脱离掌控,保持平稳的增长。
甚至到了后来,某些地区供电价格要上涨的时候,还要举办公开的听证会,征求普通老百姓的意见。
但是国家对煤炭资源,就没有这种掌控力度了,更不是独家经营。
晋省作为全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除了一些大型国有煤矿企业以外,很多中小型煤矿是掌握在一些私人企业主手里。
所以随着煤炭指导价格的放开,几乎瞬间暴涨,原来那些苦哈哈维持着煤炭运营的晋省私营煤矿老板们,一夜之间就变的家财万贯,气吞山河了。
池影就记得很清楚,当时她认识一个国营制造业大厂管采购的朋友,原来都是那些煤老板求着他卖煤炭,但是后来电煤价格放开以后,就变成他到处是求着煤老板去买煤炭,否则企业没有办法开工运营了。
这些私营煤老板们有的是钱,有些人是初来乍富,就想着如何挥霍这笔钱,有些是想多种经营,让钱生钱。
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零几年,直到国家为了安全生产,防止恶意开采和矿难频发,要将绝大多数煤矿收归国有,就是向私人企业主收购煤矿。
这反而让那些私人煤老板们手上的钱更多了。
他们失去了原来的生产资料以后,有些人是吃老本或者移民了,更多人则是把这些钱投入到其他行业里去,于是煤老板对娱乐圈的侵袭就更严重了。
相对于前面那一波,后面的这些热钱是为了做生意再生产挣钱,所以可能还比较讲规矩,但目前当下的纯粹就是钱多烧的慌。
池影眼前的这位冯老板,他的一些言谈举止表明,显然不是那种只出钱不干预拍摄的人了。
他的“想法”实在是太多了!
在交谈中迟影也听出来了,虽然一再恭维池影,马援朝也在一边帮腔,但是说到底冯老板还是想介入这些知名导演的电影。
马援朝之前想拍大片,但是吴天成一直不支持,而后又有《楚汉传奇》的血扑,所以马援朝想从天成影业拿到投资的希望彻底落空了。
这个冯老板据说听到信儿之后,就撺掇了几位同乡,几个人合资,由他来主导,一下子把马援朝那部大片的投资完全包下来了。
所以现在马援朝相当志得意满,也在对方的强烈要求下攒了这个局。
但是池影并不想让行外人轻易介入她的项目。
主要是池影不缺钱,像《西行》这部电影几乎在剧本完成前,资金就已经全部到位了,而且相当宽裕。所以她很淡定,并且明确拒绝了对方想要投资的意图。
“不好意思,冯老板,我的下一部戏投资已经全部到位了,暂时没有什么要引进外来投资的需要。”
冯老板一听这话,也没有太意外,因为他也算大致了解过这个圈内行情,知道池影算是国内最挣钱的导演,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也远超马援朝,甚至都上过新闻联播。
在他们这些人看来,这才是顶级的大导演。有多少人挥舞着钞票,想要加入池影的项目,她都不予理睬的,甚至很多人连接触到池影都非常难。
这一次他还是借助了马援朝的力量,才能请到池影出来吃饭,冯老板觉得特有面子。
有才的人都傲气,冯老板也能理解,“我主要是非常敬仰池导,想跟池导近距离接触一下,请教请教电影方面的知识。以后我们加强合作,有些事情我们也不太懂,还要请池导多多指导。
比如说池导自己肯定是不缺投资,但您也可能有比较好的朋友,也想做项目拍电影的话,我们都愿意参与投资,这是双赢的。我也特别敬佩你们这些文化人……”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但是池影知道,别人的钱不是这么好拿的。既然掏了真金白银,肯定他们要是在项目中施加自己的影响力。
像马援朝常拍那种贺岁片,要加一两个女主角之类的倒无所谓,因为他拍的那些片子主要是给一些都市大老爷们看的。说句不好听的话,有的时候相当的男性视角,而且有一种物化女性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