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新人新片大家都很忙!(第2/3页)
陆伟的适应能力良好,他现在把自己完全当作导演的身份定位来主持这个事儿,干得是热火朝天。
而孙妍妍自己就是制片主任,对这些事情也还是轻车熟路。
但是渐渐陆伟就有点不爽。
他发现这次招的都是男演员,试镜的人川流不息,那些“孔雀男”都围着孙妍妍献殷勤了,“孙主任”喊得溜的不得了……
陆伟有点吃味,他酸酸溜溜地跟孙妍妍讲,“孙妍妍同志,你要搞清楚,你是有夫之妇,你这样子是不是打算开‘男后宫’?”
孙妍妍翻了个白眼,给了他一脚,“你当年跟陪着池影选女演员的时候,眼都直了,我也没说啥!”
两个人哈哈哈笑一笑就过了。
现在池影和郑志宏专注于青年影展这个事儿。
主要是郑志宏对这件事是异常热衷,比自己公司开片还尽心。
因为这件事搞定了,一下子就能选出正儿八经能开片的青年导演了!
他现在的荷包比较满,只要能挑出来,立马就能投钱搞新项目。
郑志宏相信自己和池影的眼光,但是这么长时间过来了,除了上次他们比较看好的那三位参赛者以外,后来挑来挑去,真是没有什么特别优秀出众的选手了。
按照计划,他们最后是要挑出五组优胜者的,然后跟华影集团一块,共同奖励这些青年选手,并给予每人50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
可是搞到最后,觉得特别合适的,真的只有那三位参赛者。
除了那位适合拍纪录片的选手以外,其余的都是太稚嫩了,既没有办法讲好一个故事,更没有办法独立操持一个项目。
所以后面几个主办方坐在一起商量一下,决定还是宁缺毋滥,只选这三位优胜者。
最后结果公布并颁奖的地点,是选在电影学院大礼堂举行的。
很多年以后,池影回想起第一届“宏图青年影展”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有点草台班子的感觉。
他们那时候证书都是从文具店买来的,然后找了字儿
不错的人来写获奖人的名称和获奖作品,不过最后的落款还是四方用印,宏图影业、华影集团、剧本中心和电影学院最后都敲了章,这才显得逼格高一点。
电影学院之所以愿意参与这件事,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作为国内最顶尖的电影学术殿堂,对培养这些青年人才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再加上大多数参赛选手都来自于电影学院及其周边的一些人群,所以他们也愿意对这些青年人群进行褒奖和支持。
后来这个惯例就延续下来,一直在电影学院颁奖,然后四方出具获奖证书。
钱师妹和李师弟其实都已经有了自己明确项目剧本。
钱师妹完全是照着池影的路子来的,她的第一部 片子打算也拍小妞电影,电影名叫《单身日记》,其实就是现代版的傲慢与偏见。
这位师妹作为沪上人,特别会过日子,又跟着池影这几年学了不少,该怎么操持,怎么省钱,怎么选人,搞得清清楚楚的。
这边宏图影业给了她50万元启动资金以后,华影集团也没想着把投入的那100万拿回去,干脆把这50万元给钱师妹和李师弟,一人50万元,总算把这100万元也花出去了。
以后这两个人的电影项目里,华影集团也有份儿。
100万元,对于他们这种刚起步的青年电影人来说,把日子过紧一点还是能行。
钱师妹甚至觉得,后续不行的话,她自己就是京影厂的人,完全可以蹭蹭厂里的资源。
李师弟的情况跟她也差不多。
对于宏图影业和华影集团来说,他们俩都是熟人,李师弟也拿到了100万的项目资金。
这位师弟自己是想要拍惊悚悬疑片的,他特别喜欢《戏楼魅影》那种调调,而且这种片子的场景比较小,人物也比较少,比较能省钱。
他们俩都是跟着池影拍过整整三部片子的,对这方面都心里有数。
宏图这边也跟他们讲,如果有困难的话,还可以追加投资。
郑志宏现在对这种小成本的片子非常热衷,而且池影也承诺以后,只要有需要会给新人支持的,反正有什么困难直接讲。
而郑志宏自己最喜欢那位郝师弟,他特别看重这种能拍娱乐搞笑片的青年人。
本来是说好宏图影业给他50万,后来郑志宏干脆直接开口给了100万,没让华影出钱。
想不到郝师弟一下拿了这么多钱,顿时就慌了,他完完全全没有正儿八经参与过拍电影拍摄,所以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弄。
池影和郑志宏就安慰他,没关系,他的能力很好,是个有创意有故事的人,这才是一部电影最核心的竞争力。
后来池影一拍脑袋,想起了拍摄纪录片的那位选手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