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又见东阳池男郎(第2/2页)
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演电影和演电视剧有区别的,沈昀的影迷会就彻底兴奋起来,积极帮忙宣传。
沈昀这个男演员很有少年感,而且整体外形气质都非常不错,尤其是长相,简直“帅呆了”,但池影更喜欢他身上那种干净清爽的气息。
而沈昀本人也比较能吃苦,在接到试镜通过的通知后,立刻就把头剃了。后面池影让他去练练“静”功,尝试着用一些细微表情来表达内部的变化,而整体面部则保持着一种平静淡定的状态。
沈昀也竭尽全力来完成导演的要求,没有半个“不”字。
《西行》前半部分,“玄奘”这个角色更多的是一种佛性的体现,到了后半部分才是人性的觉醒和回归。
所以沈昀在剧组中,很多时候都是静静地待在那儿,让自己处于一种入定静止的状态。
为此,经常和他演对手戏的卫小敏还开玩笑,觉得他都快成仙儿了。
在东阳的第一场戏,就是玄奘去找小白龙。
龙是华国传统的精神图腾,非常美丽和神圣。这与西方神话中的“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dragon”是邪恶的、贪婪的,并且时常以反面角色出现在各种西方神话故事中。
而作为华人崇拜的对象,“飞龙在天”,更是一种经典的吉兆和象征。
这个时代的数字技术还不太跟得上,没有办法把那种动态的龙通过后期建模表现出来,所以池影想通过云雾翻滚和光影折射以及后期的重叠洗印来实现,重点拍摄“小白龙”第一次从水涧中冲上天空,再回到玄奘中身边的那种磅礴气势。
说白了,在电影中,小白龙是一条极其骚包的龙。
按照池影的形象设定,小白龙的人形妆容是一身银白色文武袍,半边铠甲银光闪闪。另外半边的衣衫是顶级的蜀绣袍子,上面还有银色暗纹,非常亮丽,腰间的蹀躞带上配饰也非常多,头上是一头银发,只不过额头有两颗龙角,浑身上下都是亮瞎人眼的那种奢侈感觉。
小白龙的演员叫做程远风,而在剧中小白龙并没有和传统故事中那样多数时间是一匹马,而更多的是以人的形象和龙的形象来回切换。
像后来小白龙和玄奘一块儿去找无能姑娘的时候,玄奘并不是骑在白龙马上,而是坐在龙背上,风驰电掣地到了无能姑娘所在的山间。
池影设计的形象非常好,所以在众多主要角色中,小白龙的形象反而是最受年轻女性的喜爱,实在是太“亮”了。
程远风在“小白龙”这个角色之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别的角色形象能超越,这也成为他这个演员的代表角色,没有之一。
甚至很多影迷都忘记了他原名,直接喊他“小白龙”。
不过也是因为这部戏里四位男性角色太出众,且各有特色,所以有些人就是暗搓搓的贬损说,池影导演比较爱卖弄“男色”。
对此,池影觉得完全是无稽之谈。她又不是不用女演员,在她手上红起来的女演员也不老少。
凭什么男导演讨好男性观众,没人龇牙,她一个女演员想要取悦一下自己的女性观众,就被称为“卖弄男色”?
这真是一个很奇怪的论调。
不过这都是些细枝末节,池影从来不放在心上。
客观来说,很多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都知道,只要走进池影的电影,就能看到各具特色的大帅哥,可养眼了!
很多在别的导演镜头中很一般的男演员,到了池影的镜头中就分外的出色,很有特点,一下子就能让人记住。于是,又有一种“池男郎”的称号,渐渐在圈内低调地流传开了。
和小白龙相比,无能姑娘的妆造就非常一般了。
池影是按照“村姑”的形象来设定无能姑娘的。
在玄奘和小白龙来到无能姑娘所在地时,她身上脏脏的,穿着臃肿肥大的衫裙,吃饱了正在地头晒太阳。
这确实比较毁形象,“无能姑娘”头发也乱糟糟的,还顶个猪鼻子。卫小敏还随机发挥,干脆找了一朵很熟悉的大红花别在自己的头上,就是那种乡土气息比较浓的淳朴姑娘形象。
在小白龙飞到无能姑娘身边,与她对峙的时候,小白龙向这位大妖发出了龙吟,
无能姑娘头上的花被吹得无影无踪,头发也被吹散,与地面平行。但是她依然气定神闲,丝毫没有惧怕,反而是抄起自己手上的九齿钉耙奋力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