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戛纳归来仍是少年!

2001年,5月11日,星期五。

法国,戛纳,影节宫,卢米埃尔大厅。

当大屏幕上的玄奘众人浑身带伤,相互搀扶着往前走的时候,用唢呐演奏的主题曲响起,而屏幕上的字幕也渐渐闪现——“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随着“全片终”的字眼出现,整个大厅的灯光也重新亮起来了。

卢米埃尔厅总共有2300个观影座位,此时座无虚席。在片刻的沉寂之后,全体观众集体起立,鼓起掌来,掌声一浪高过一浪,经久不息。

很多观众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在鼓掌,而坐在前方的电影节主席吉姆雅各布也在拼命地鼓掌。

这老头儿头顶都已经光秃秃的了,但是他的眼泪却流到了茂密的白胡子上。雅各布大爷甚至开始带头高叫“CHI!CHI!”。

周围的观众也纷纷响应,掌声和欢呼声在整个大厅里此起彼伏,最后都几乎要把大厅的顶棚都要掀翻了。

此时池影身着礼服,带着全体主创人员出现在前台,向大家鞠躬。掌声仍在继续,池影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鞠躬,看着这些观众的热情,她自己也不禁泪流满面。

坐在台下的郑志宏更是如此,从电影放映到玄奘说要回长安开始,他就开始流泪。不知道是为了电影中的少年们,还是为了那个18岁时,满怀憧憬走进电影学院的自己……

他这也是第一次看到《西行》的整部片子。虽然之前他也非常有信心,但是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自己再次参与了创造华国电影历史。

这部片子池影拍得非常恣意,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观影时长里,那些隐忍的、克制的、欢快的、恣意的、愤怒的、绝望的、悲怆的以及最后坦然的种种强烈情感,都在冲击着每一个观影者。

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关于“规则”的故事,,他们也看到了一群少年的反抗与成长,他们更是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年少岁月。

这些热烈的掌声表明,所有现场的观众都已经看懂了这部片子,并且沉溺其中,感同身受——

我们都曾是少年,我们都曾经试图反抗规则,而我们最终又回到了这里。

后来据戛纳电影界主要媒体《每日戛纳》统计,这是戛纳电影节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鼓掌,几乎是压倒性的。

在两天前5月9日,本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式上,法国本土电影《天使爱美丽》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但是仅从现场的热烈程度和鼓掌时长来看,《西行》完胜。

池影这部《西行》的冲击力,给所有的评审会成员以及参与观影的各大媒体,还有众多热爱电影的观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震撼。

后来在掌声停息后,雅各布主席走上了前台,代表所有现场观众向池影致以谢意并表达祝贺——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这是一个足以铭刻戛纳历史的夜晚!

现场观众这!才逐渐散场。

但是很多观众站在原位,迟迟不愿离去……有的观众干脆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着和主创人员们一一握手。

雅各布陪在边上,不断向池影介绍了很多欧洲电影界的重量级人物。

戛纳本来就喜欢这种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的影片,而池影这种情感充沛,恣意张扬,又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影片,让他们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

她想表达的那些主题和和内核,让每一位参

加观影的观众都深切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体会到了,共情到了……

《西行》在三月末的时候,就已经拍摄完毕了,然后全剧组的人员就加班加点地开始做后期。

其实前期他们拍摄的时候,也同步做了不少后期处理的事情。说起来还是有钱好办事,他们这次经费充足,也不用天天愁着要节约开支,把胶片抠得那么紧……他们手上的钱完全可以让他们放心大胆、随心所欲地拍他们想要拍的镜头。

所以这一次拍摄,池影经常会即兴发挥,让几位主演按照自己的理解来临场表演,而这些拍出来的镜头效果非常好。

很多镜头都是一边拍摄一边冲洗,看看有没有瑕疵。经常能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并且在现场就进行补拍,所以影片的拍摄进度非常神速。

郑志宏在全片后期制作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向戛纳官方提出了参赛报名申请。

戛纳那边收到池影的报名后,也非常乐见其成。毕竟戛纳电影节自诩的工作重点,一直都是挑选世界级的优秀导演;而他们也一直致力于帮助青年导演,像池影现在也是享誉海内外的青年导演了,所以戛纳尤其青睐她。

戛纳的雅各布主席知道这位华国青年女导演,拍摄了这部华国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一部影片,又有意将全球首映放在戛纳电影节后,更是如获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