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方向敢问路在何方(第2/4页)

雷大佬笑着点点头,“我们集团今年的财政预算还算宽裕,干脆今年我们跟你们宏图一样,都是150万。但是我们这次也只选前3名了,不要搞前5名了。兵贵精不贵多,一人都给100万开片,你看怎么样?”

郑志宏连连点头:“还是老领导英明,我们等这段时间忙完了就整起来。进入8月份就可以把海报发出去了,我们还是今年12月份来评比对吧?”

“对,就这么干!你们的成绩非常突出,这就是在为国家培养新型电影人才!你们的工作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池影这段时间也好好休息了一下。

到目前为止,她已经拍了四部电影,几乎是每年一部,无论是票房还是奖项,也觉得差不多到顶了。

《西行》的商业艺术双丰收,已经给国内电影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所以电影市场再度活跃起来。

现在国内电影圈有不少消息,很多之前沉寂了多年的大导们都准备开片了,甚至包括和陈国栋齐名的李铁军李大导也是如此。

不过像李铁军这种典型的艺术片导演,居然选在陈国栋的《楚汉传奇》大扑之后下海了,池影觉得有点怪异。

倒不是说艺术片导演不能拍商业电影,而是池影觉得,真要拍商业片,就必须把身段放下来,不能既端着架子,又要追求票子,那样没意思。除了糊弄观众,坑骗投资人以外,没啥作用!

像天成影业,到现在都没有缓过劲来。这么想的时候,池影又想起了马援朝。

之前这段时间,马援朝就缩在京城郊区的拍摄基地,拍他的权谋大片。

池影突然想去看看,一来毕竟马援朝跟她也算聊得来,二来她也想看看一位成功的商业片导演追求起艺术性来,是啥样的搞法。

现在就很滑稽,一边是艺术片导演一窝蜂地下海来拍商业片,争先恐后地往这摊浑水里跳;一边又是马援朝这样的商业片导演,卯着劲地要提高自己电影的逼格……

华国人有的时候做起事来,就容易走极端。

真要论起来,马援朝跟她都算是华国电影圈里的异类了。

马援朝按照岁数,应该算是陈国栋那一拨儿导演。用圈内普遍的论法,应该是“第五代”。但是陈国栋他们都是正儿八经恢复高考以后的科班出身,而且一直以来拍的都是艺术片,在国际上也是很有点名气的,所以根本不带马援朝玩。

圈里圈外,算起“第五代导演”的时候,也从来不会把马援朝算进去。尽管他在商业票房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始终被游离在这些人之外。

而池影按照岁数或者是拍摄经历来说,应该算是国内“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在海外算是声名鹊起了,而池影也是享誉国际,但是跟马援朝类似,所有人都不会把池影算在“第六代导演”里面。

主要是第六代导演还是以拍艺术片为主的,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拍出来的片子很多在国内都放不了,属于地下电影。

像池影这种系统内的导演,即便票房吓死人,又拿了那么多海外重量级奖项,传统电影势力也选择无视她的存在。

所以他俩倒是有点同命相怜了,甚至还有点惺惺相惜。

池影打听清楚马援朝的具体方位后,干脆拉着陆伟一块开着车子去给马援朝探班,想深入聊聊目前这种怪象。

陆伟现在已经拿到驾照了,他们的车子是借京影厂的。陆伟这货甚至都想着要不要自己去买一辆车子了。

对此池影很不以为然,她劝道:“你要有闲钱,干脆赶紧买房子,划得来!以后京城的房子指不定要涨成什么样了。”

“谁说的?”

“我说的。我哪次说出来被证明是错的?”

陆伟嘿嘿笑道:“我们现在也不是没房子住,妍妍爸妈也觉得没必要买房子。”

陆伟和孙妍妍结婚以后,就一直住在孙妍妍家里。池影很瞧不上他这种行为:“你老是蹭在岳父家,算怎么回事儿?”

“不是,妍妍她爹,我老丈杆子特别喜欢我。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就拉着我聊电影,特别投机,老人家高兴的不得了……”

池影都无语了:“你个吃软饭的家伙!”

“什么叫我吃软饭?我给老爷子伺候的可好了,他们家房子也宽敞,老两口死活不让我们出去住!”

“你这是什么命?”池影也懒得说他。

他们来到郊区的拍摄基地,进入片场时,开始门卫还拦着他们。结果旁边的马援朝一位助理正好路过,随便一瞥,这不是池导吗?赶紧把人迎进去了。

片场内部现在正在拍摄,马援朝一脸严肃地坐在监视器后面,现场的演员都是叫的上名字的当红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