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前奏我要一个亿

年底之前,池影的主要精力就是要把《山海》这个华国首个IP系列电影的框架搭建起来,这件事简直是千头万绪。

她不仅要翻阅相关的资料,确定主要故事脉络,还要回忆一些前世成功成功IP案例的经验和核心秘诀,以此来作为参考。

所以“宏图青年影展”这边的工作,她基本上就没有办法参与了。她把实际情况也跟中心这边说了,包括郑志宏也能理解这种具体困难。

结果中心这边孙妍妍主动请缨,她愿意来承担初筛的工作。她可以带着赵望星一块来把那些作品都看一遍,选出她觉得不错的,然后再由郑志宏进行复筛。

所以第二届的“青年宏图影展”就完全是郑志宏按照他自己的口味儿来选取最后的优胜者了。

说起来郑志宏对这件事还是比较重视的。

首先,他觉得绝对不能在这个节骨眼让池影分心,池师妹眼下还有更关键的事情要操心;其次他也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通过这届青年影展来培养一些可以为宏图影业效力的青年导演,后续肯定大有作为的。

孙妍妍之前已经做过好几部长篇电影的制片主任了,所以对这种短片的筛选,她还是有自己的独特眼光的。

基本上,几个人通力合作,总算把这件事给完成了。

陆伟已经去了《大江东去》那边的剧组外出拍戏。

现在他们小两口一直处于一种冷战状态。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孙妍妍才积极参与青年宏图影展,未尝没有是一种回避的意思。

孙妍妍一直在干电影的制片主任这个职务,也比较得心应手,所以池影这帮小伙伴一直喊她“孙大总管”。

按说他们俩是夫妻,而且一起合作过那么多影片。陆伟要作为导演掌控一个剧组的话,肯定还是希望把制片主任这个位置交给自己人的,这样项目运作起来就会比较顺畅。

但是孙妍妍对陆伟接拍这部戏,从一开始就非常抵触,所以压根儿不愿意跟他一块儿过来。她也知道中心对这部片子的态度,也和陆伟说的比较明白了。所以陆伟自己也拉不下来脸来,让孙妍妍陪他一块儿过去。

结果等陆伟真正到了剧组以后,才发现,其实这部片子的大部分情节已经拍摄完成了。

等他拿到了投入真正拍摄的最终版剧本以后,更是惊呆了。这几乎跟最初池影那一版剧本,压根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了。

他突然意识到,之前孙妍妍就预言到最后的结局了——“你这样无非就是想投机取巧,自以为捡了个便宜,到最后把自己搭进去了……”

现在看来,真的非常有可能发生这种事。

他现在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之前希望能够按照池影的剧本来进行补拍,把整部电影拍完后,最后通过剪辑来实现自己的想法,现在这种设想彻底落空了。

而且他仔仔细细把已经拍摄的部分看过了以后,发现这部电影其实压根就不需要再找人过来了。原来剧组的副导演以及摄影把剩下的一些镜头按照剧本拍完了以后,这部

电影就可以直接进入后期制作了。

本来他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尽可能地多拍一些镜头,用于后期剪辑制作。结果等他把片子的制片主任找过来一盘问,发现经费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这下陆伟彻底绝望了,他只能当个工具人摆设,把这部电影剩下的镜头拍完。

陆伟感到从未有过的后悔,他甚至觉得这部片子要向外发行出去,如果打了他的名字的话,他在圈内的发展前景都会大打折扣。

这部电影拍得太“正”了,正得像是一部用于思想教育的纪录片,拿来放到中学课堂介绍那一段历史都不需要做一点改动!

这部片子最后剪辑以后,成片送到几位制片人审议的时候。

雷大佬一看,片子一开始除了制片人出来,马上就打上了“编剧池影”。

他咬着牙把全片看完了以后,直接对卢厂长他们说,“你们这部片子不要把我们池导的名字打出来……”

卢厂长面带羞愧,但还是想挣扎一下,“这部片子剧本本来就是池导创作的,我们怎么可能不署名。”

“老卢,不要逼我翻脸,把我惹急了,我有一万种办法让你这部片子上映不了,你信不信?”

边上的郑志宏也在那撇嘴,心中早就骂开了。他看过原剧本,知道这里面已经面目全非。

雷大佬直接发飙了:“老卢,你自己拍着胸脯问问你你自己,这部片子拍出来的东西,除了最开始的那四个字片名以外,跟池导的原始剧本还有半毛钱关系吗?你们按照你们的想法拍出来了,没关系,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你干吗还要拿着小池的名字贴在那儿,你骗谁呢?这就是你一位华国老电影人的底线吗?你最开始跟我说的天花乱坠,到最后拿出这么个玩意儿来给我,还想把我们的人卷进去,你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