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4页)
突然,东边儿传来整齐而响亮的歌声和节拍声。
“踏歌咯!”
“踏金莲!是踏歌的声音!”
踏歌是一种多人连手而歌,并以足踏地为拍的舞蹈,在大唐非常流行,深受百姓的喜爱,相当于唐朝的科目三。就连大诗人李白,也曾写过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人们听到踏歌,顿时如同的洪流一起往东跑去,就连侍女沁玉也是一脸的跃跃欲试。
雪梦萧不是苛刻之人,非要逼着侍女陪着自己,便笑着道:
“你也去踏歌吧!我去那边的摊子上买盏灯,过会子去找你就是了。”
“额......好吧,我就跳一小会,小姐你一定要找我啊!”
沁玉踟蹰了一下,终究是没忍住对踏歌的渴望去踏歌了。
大唐的宵禁很严格,一般黄昏时分,随着鼓声响起,城门和坊门就开始相继关闭,民众就要归家不得外出了,然后金吾卫开始巡逻。除了有特殊身份或持有官方凭证的,其余人被抓到擅自外出都会严厉的处罚,轻则鞭笞,重则入狱。
所以,这是这样难得的可以夜里外出的日子,街上的人便格外的多,卖花灯的,猜字谜的,卖乞巧针线的,卖各色小食的,热闹非凡,人们兴奋的载歌载舞,小孩子你追我跑的打闹,所有人都仿佛把一年中积攒的精力全部用出来了。
摩肩接踵,花灯闪烁着漂亮的光彩。伴随着欢快的踏歌声,雪梦萧在花灯的海洋里缓缓而行。
这热闹的氛围,让她不禁想到了汴京的夜市,突然有种回到大宋的感觉,忍不住一时间有些走神了。
却说。
另一边,秦王李世民坐在马车上,望着朱雀大街两旁热闹的灯会,神色有些阴沉。他刚从叔父李神通的府上回来,和叔父的谈话中,他清晰的感觉到父皇对自己的忌惮和提防。此刻他对自己的未来,莫名的有一种迷茫。
自从那年虎牢关之战,剿灭窦建德的夏国,自己击败并俘虏了窦建德,父皇亲自出太极宫相迎,他便感觉到父皇天子威严之下,笑容的勉强和对自己的不放心,也感觉到了大哥建成对自己的忌惮之意。后来从父皇的宠臣裴寂那里得知,父皇担心自己功劳太盛,未来会兄弟不合,甚至有东西分治的想法,让自己前往洛阳建立天子旌旗,与大哥建成平分天下。
李世民自己也不知道,未来的某一日,当父皇真的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究竟该不该答应。
他和大哥建成是同母所生,一直以来都关系极好,大业年间他们兄弟还常常一道城外涉猎,去曲江池宴饮,一道去江都勤王,配合是那般的默契。但如今随着大家年龄越来越长,权力越来越大,彼此之间似乎不知不觉就生疏了,尤其是元吉那个混蛋,这两年总是在大哥身边喋喋不休的进谗言,使得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恶化,以至于走到了今日,让人不得不心中遗憾。
不过,这种想法也仅仅是一瞬。他这一年多太忙承受的压力太大了,他甚至没有多余的时间为此伤春悲秋,随着父皇的猜忌,自己的处境越来越不妙,身边那么多人要依靠自己,那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大将和谋士,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己若是倒下了,他们又当如何?他们的妻儿老小又当如何?
似乎,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到了不得不争得地步。
李世民按了按眉心,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无论如何,他绝不能输。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清亮的《越人歌》,打断了李世民的思绪。
让他的目光,不由的望向车窗外注视着朱雀大街上热闹非凡的七夕灯会。
一群身着彩衣的小童,唱着越人歌,提着花灯蹦蹦跳跳的在人群中穿梭。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不经意间。
瞧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李世民的目光顿住了。
女子身穿月白色的花间裙,站在那盏巨大的莲花灯下,整个人清冷落寞,仿佛冬日里的一缕霜花,随时都要飘然而去。
李世民那颗充斥着权力和政治的的心,突然快了一瞬,他本能的叫住了她。
“雪姑娘!”
孩童们清亮的吟唱声,从远处传来,隐隐约约。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灯火阑珊处。
女子闻声回头,眸中似乎藏着清冷的星光。
“秦王殿下。”
四目相对,李世民眸光复杂,一时不知说什么。
他们许久未曾单独见面了。无可否认,原本他们是非常熟悉亲近的。一道去北苑打马球,一道去崇文馆看书,二月花朝节的时候,还曾去曲江池单独出游,那时候他们的关系很亲近,甚至已经超越了普通知己,他还把故去的生母窦皇后,留给自己的莲花玉佩送给了她,只差一句便可表明心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