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却说杨蔓娘虽不是世家出身, 像曹家姐妹那样从小在族学读书,但她毕竟在现代的时候,也上过学接受过教育, 加上经常上网冲浪, 所以自然见多识广, 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加上她言谈举止之间, 不卑不亢,自然得体。所以,和曹溪三人相处之下倒是一见如故, 彼此意外的投缘。
所以,等一行人喝完茶互相道别,杨蔓娘回到家的时候, 天边已经伴随着晚霞了。
此刻的老二杨士林, 已经从朱雀门报房下工回来了,正在前院的待客厅里摆饭。
他今日下工之后, 和往常一样去瓦子里逛了一圈儿,顺便买了一小篮子樱桃和一盒儿酥油泡螺带回来,又顺便熬了一砂锅的南瓜红枣粥做夕食。
自从老三杨盼娘去文绣院学艺后, 杨蔓娘和杨士林二人也都忙, 所以家里的朝食也不拘谁做了,一般都是谁起来早谁就煮粥热烧饼,有时候两人都起来迟了,就直接去外面的小摊子上吃灌肺和包子。中午报房那边儿管饭, 杨士林自然在报房吃。杨蔓娘午饭大多点外会, 或是从巷子里挑着担子叫卖的货郎那儿买了水果做果盘吃,如今三月正是林檎,枇杷和梅子下来的季节, 买来洗一洗,随便切一切就是一盘子了。
夕食的话就看情况,谁有时间谁就做,或者都没时间,就去瓦子里买现成的回家吃。
“大姐尝尝这樱桃,很甜的。”
见杨蔓娘回来,正在摆饭的老二杨士林笑着道。
“好啊。”
这个季节正是吃樱桃的时候,杨蔓娘在墙角的脸盆架子上洗了手,拿棉布擦干手上的水,从篮子里捻起一颗红艳艳的樱桃扔进嘴里。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樱桃色如玛瑙,形如珍珠,是补血佳品,所以宋人对于樱桃是极为喜爱的,几乎一到了三月里,汴京城大街小巷的果子摊儿上,都摆着红艳艳的樱桃叫卖。
只是樱桃是季节性的水果,过了季就没有了。不过这难不倒热爱美食的宋人,为了在其他季节也能尝到樱桃的美味,人们又发明了口感独特,可以保存半年之久的蜜煎樱桃,是时下的一种流行美食。
“好吃!这樱桃酸甜刚刚好!”
杨蔓娘赞了一句。今儿个遇上了曹溪,不免又想起和曹溪年岁相近的妹妹杨盼娘。
遂又嘱咐了杨士林一句:
“改日你有空了就再买上半篓子,等老三这次放假回来,让她带去文绣院里和同窗们一道吃!”
“晓得了,大姐。”
樱桃酸甜可口很开胃,杨蔓娘一连吃了好几颗才停嘴。
吃罢又坐到桌前,打开点心匣子,夹了一个酥油泡螺。
“这酥油泡螺上面的奶油很绵密啊,是在苏家铺子买的吧?”
“正是他家的,他家婆婆见我总去买,今儿个还特意多饶了我两个螺呢!”
杨士林将砂锅里的南瓜红枣粥舀出来,又加了小半勺的红糖,推给杨蔓娘一碗。
又指了指窗边长桌上的一大匣子书信。
笑着道:
“大姐,那匣子里是报房那边儿攒了三天的书信,大掌柜让我顺便带回来了。”
“好,我瞧瞧。”
杨蔓娘吃了一颗酥酥油泡螺,乘着南瓜粥还在晾凉,索性擦了擦手,打开匣子看信。
每次从报房那边儿送来的读者来信,她虽然没有时间全部都回复,却都会专门抽出时间来看。
第一封信,是一个叫堂前燕的人写的,开头是一句“敬请春安。”
这是一句时下人写信春天专用的问候语,是一种文雅客套的祝福。信中的字迹是簪花小楷,非常的工整秀美,显然写信的人的书法造诣不错。
信的开头表达了对话本儿《梦回盛唐》的喜爱之情,这位读者显然喜欢读史书,而且是隐太子李建成的拥趸,字里行间都能看出非常喜欢温文尔雅的建成太子,不但在信里描写了许多自己查阅的关于隐太子的历史功绩,在其中,还连续两次请求她,千万要让雪梦萧提醒李建成,不要让玄武门之变发生,给李建成一个好的结局。
信的末尾,还因为从来没有收到过杨蔓娘的回信,有些酸溜溜的道:
“每日单单等你的回信就心烦,我大抵是熬不到那一天了。”
这别扭的又可爱的文字,让杨蔓娘有些忍俊不禁。
她几乎可以想象,写这封信的小娘子撅着嘴儿,有些抱怨的写下这句话的模样。
第二封信,是用上好的澄心堂纸写的。
写信之人杨蔓娘已经很熟悉了,就是之前说要正月十五要包下矾楼跟他见面的读者高尧康。杨蔓娘所有的读者里,用澄心堂纸写信的只有他。
这位高公子也是个妙人儿,虽然那次杨蔓娘没有赴约,他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反倒是之后每隔几天便写一封信,笔记也都是很随性的草书,让杨蔓娘要花一点功夫来辨认信的内容,在信里这位高公子如同导游一般,描述了许多汴京城有趣好玩的地方,好吃的美食和美酒,信的末尾,依旧还是锲而不舍的继续邀约,一副不认识他不罢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