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5页)
“谁说她没有救的,可兵变这种事情,若不是真的发生谁会相信,说出来都是大逆不道了。何况她只是一个小娘子,又没有多强的武力,还不知道玄武门之变具体在哪一天,要怎么救。况且这样的夺位之变,根本不是她提醒了就能避免的。玄武门之变的根子在于李渊的两个儿子,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之间的权力斗争。”
“不错!李渊就不该早早的封太子,也不该把军权长时间的集中在一个儿子手上。那秦王李世民在反隋中立下赫赫战功,在军队中拥有极高的声望,这种威望和实力,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超越了太子,他身后的军功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拥戴他上位,而李建成作为太子,擅长处理内政,他的势力主要集中在朝廷和百官,深受朝廷百官的拥护。可太子之位只有一个,两个人又都太出色,任何妥协都难以满足双方的利益和期望。要我说玄武门之变就是必然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的,哪怕雪梦萧提醒了一次,太子躲过了,依旧还会有第二第三次,最终不是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就是李建成杀了李世民。”
“这位兄台说的在理,那高祖李渊作为开国皇帝,为何能称帝最快,统一天下最快,连许多雄韬武略的皇帝都没他这么快,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他的这几个儿子,各个都能力不一般。比如李唐建国之初,长子李建成在长安辅佐李渊处理军国大事。而次子李世民经常领兵出征,平定了许多的割据势力,不断扩大唐的疆域,对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威望很高。按说李建成是长子,按照宗法和能力来说他应是太子,继承李渊的皇位。但那秦王李世民既有显赫的战功,身后的军功集团势力又大,一直对太子的位置虎视眈眈,可李渊明知道这种情况,却不早早的采取措施限制秦王的权利,也不给太子足够的军队支持,却为了自己帝位稳固,一直玩平衡,没有给足东宫太子的尊严,总是几个儿子一视同仁。使得东宫没有绝对的权威和绝对的地位,让兄弟们和百官敬畏,让住在北宫的李世民生出了夺位的野心,最后李世民登基,他自己落得那样的下场,也算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不错,玄武门事变之所以发生,李渊责任最大。史书上就说李渊对自己长子李建成摇摆不定,立了李建成为太子,却又经常对太子不满意,多次对次子李世明说要把皇位让给他,摊上这样的爹,除非李世民是天生的圣人,恐怕才能没有野心。”
“可不嘛,自古以来,帝王总觉得让大臣一直掌握兵权不可靠,所以唐高祖李渊把兵权交到自己儿子李世民手上。可话说回来了,兵权在大臣手上,不到万不得已,大臣们一般是不会造反的,毕竟,江山不是他们的,造反了也得表面上立一个前朝傀儡皇帝。但是,兵权在皇子手上就不一样了,江山本来就是他李家的,造反了就能当皇帝,就算皇子本人不想造反,那追随他的势力也会怂恿其造反,所以,说白了,那个时候李世民本人就算不想造反,追随他的军功集团也不会愿意。”
“哎呀,归根到底还是这书是个小娘子写的,见识不够,总想着情情爱爱那点事儿不爽利,若是我能穿过去,定要成就一番事业的。”
“我倒是觉得墨瑾公子写的好,符合历史!”
“不错不错,李兄说的对!刘老三你一个杀猪的,穿过去也是杀猪匠啊,能成就什么事业!”
“谁说的,我要是穿过去,那就跟着高祖打天下,直接封侯拜相!”
“哈哈,就你那两下子三脚猫的功夫,连猪都抓不住,还想封侯拜相呢!看话本子过过瘾得了!”
“唔,不过说起话本儿,我倒是发现,自从墨瑾公子的《梦回大唐》一出,最近市面上好多话本儿都开始写穿越,什么穿唐穿汉穿秦穿晋的都有,五花八门的。听说连清月散人都打算手头的这本结束,就写一本穿越到隋朝的书哩!”
......
“大姐,最近咱们报房有不少人来投稿,我都看了,都是在跟风写你的穿越呢!”
老二杨世林今儿下午一回到家。
便有些愤愤不平的道:
“大掌柜还让撰稿去看那些人的稿子有没有合用的,这不是跟你作对么。”
在老二杨士林看来,是自家大姐的话本儿,把朱雀门小报带到今天的行业魁首之位。
可朱雀门小报,如今却开始收其他人的话本儿,显然是不够意思,想卸磨杀驴。
杨蔓娘闻言,拍了拍杨士林的肩膀。
笑着道:
“别担心,这事儿我知道,没事的,咱们并不吃亏。”
对于市面上的这些动静,杨蔓娘虽然没有特意去调查,却也能猜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