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姐妹俩回家的时候, 已经是黄昏了。

伴随着下午清凉的晚风,巷子里顽童们打锤丸的嬉笑,闻着空气中淡淡的炊烟的味道, 牛车慢悠悠的驶进了春明坊。

“大娘子, 三娘子回来啦!”

听到牛车的铃铛声儿, 门房孙叔笑眯眯的从大门迎了出来, 帮忙搬东西。

听到动静的白绾绾和幽影,也撒着欢儿一前一后的跑出了大门。

“孙叔!二郎回来了嘛?”

杨蔓娘俯下身,摸了摸两个小家伙的脑袋, 笑着道。

“呵呵,回来了,小郎君今儿早早就回来了!”

话音儿刚落, 一个穿着宝蓝色圆领袍子, 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的清秀小伙儿,从前院穿堂迎了出来, 熟稔的接过杨蔓娘手中的杨梅篮子。

微微一笑道:

“大姐!”

来人正是弟弟杨士林。

时间会慢慢的改变一个人,无论外貌还是性格。如今的杨士林,虚岁已经十六岁了。

身形挺拔, 个头儿已经超过姐姐杨蔓娘一个半脑袋了, 用现代的算法,差不多一米八左右。

他是个头脑机灵,办事沉稳可靠的小伙儿,也是朱雀门小报最年轻的管事。因为差事的缘故, 他非常擅长和人打交道, 无论是在报房,还是在观音桥,都有很多人喜欢他。

“大姐, 今儿把饭摆后院榕树下面呗!我还要顺便喂灵龟仙子呢!”

老三杨盼娘刚得了小龟,显然正是新鲜的时候,一刻也舍不得离不开。

杨蔓娘自然不会反驳妹妹的意见,摆了摆手:

“随你!别喂它吃咸的就行!”

“我晓得咯!”

夕食虽然分量不多,但种类却着实不少。

孙婶厨艺很好,蟹肉包子,酒蒸鱼、什锦萝卜条儿,玉井饭,东坡肉,蟹酿橙,还洗了一小碟儿刚买的杨梅。

八仙桌摆在榕树下,姐弟三个坐在藤椅上,围成一圈儿。

宋人注重食疗养生,饮食中格外推崇药膳,杨蔓娘对此也颇为赞同,所以,孙婶每餐都会做一道药膳,比如今日的粥品,便是健脾祛湿的山药薏仁粥。

杨蔓娘肚子着实有些饿了,喝了一口粥,便随手夹起一个蟹肉包子吃了起来。蟹肉包子真材实料,每一口下去,都是满满的蟹肉鲜甜。

姐弟三个都是长身体且能吃的年纪,吃饭速度都不慢,一桌子菜很快就吃的七七八八。

尤其是老二杨士林吃饭最快,率先吃罢起身,从厢房里搬出来一个葡萄酒坛子,给她倒了一盏。

“大姐,尝尝这个!”

葡萄酒在大宋也是非常流行的。不过宋人酿的葡萄酒,和西域葡萄酒不一样,是不放酒曲的,只是用新鲜采摘的葡萄和糖来酿造,原汁原味儿,甜度很高,酒精度很低,喝起来没有涩味儿,反倒是有点像带了气泡的果汁儿。

杨蔓娘浅尝了一口,只觉得冰冰凉凉的甘甜醇厚,拿帕子擦了擦嘴赞道:

“很好喝啊!在哪儿买的?”

“额....”

本是随口一问,老二杨士林闻言却眼神无辜,支支吾吾。

好半晌,才挠了挠头皮,期期艾艾的道:

“是别人酿了.......送我的。”

杨蔓娘有些惊奇的看着一向沉稳的弟弟,清秀的脸慢慢憋的通红。

不由的心中一动。

不等她说什么。

对面的老三杨盼娘便眼睛一亮,仿佛嗅到了什么似的,拉着长长的古怪调子打趣起来。

“哦!~原来是......嘿嘿嘿,别人送的呀?”

......

少年情怀总是诗。

对于弟弟的表现,杨蔓娘虽然心里有所猜想,但老二显然不愿意多说,便尊重他的感受,倒也没有追着刨根问底儿。

但该做的事还是要做,出门玩乐了一日,话本儿更新自然是不能停下的。

坐在书房的玫瑰椅上,羊毫笔熟练的蘸上浓墨,杨蔓娘开启了每日雷打不动的存稿。

如今《温宸绝密修仙手札》已经进入了后期。

冬日的傍晚。

穿着破旧的灰色皮裘的狐曼儿,站在覆盖着积雪的山丘上,望着远处炊烟袅袅,隐约的有住人的小镇子。

沿着模糊之极的山路,用冻得发红的手拄着木棍,小心翼翼的往山脚下的镇子走去。

乘着夜色,狐曼儿将脸上涂抹行炉灰,藏在了镇子北面那座废弃的土地庙里。

这是她来到这个叫做大燕的异界,的第二年零六个月又三十三天了。

除了最初三个月的养伤,之后她便离开了七里镇。这两年多时间里,她孤身一人,在以七里镇为圆心,以周围两百里为半径的所有村落和镇子上,搜寻打听着温宸的下落。

她始终记得药师的话,温宸哥哥虽然法力高强,但其庞大的神识最多支持其幽精离体三年,一旦超过三年,幽精便会彻底留在异界面,再也无法返回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