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4页)

“不会。”陈迹舟的回答很肯定,但又改口,“起码现在不会,也许过几年等我长大了,会改变看法吧。”

他自然地一笑,很有哲理性地说:“最近在学马哲,话不能说得太绝对,人也不会太绝对。”

苏玉问他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喜欢不代表要拥有。”他说,“我想看她自由的样子,看她变成任何的形状,我再欣赏着她变成任何的形状。这种感觉才是最美妙的,也是我想要留住的。”

他们之前交流过这个话题。

苏玉觉得他的骨子里有着浪漫的天赋,从而认可他学文科是件正确的事。

陈迹舟问她:“有喜欢的人了?”

苏玉一怔,心虚摇头:“没有。”

陈迹舟脚蹬在地上,把高脚凳挪一点角度,冲着苏玉的方向,看着她笑。

苏玉不是很懂他这个有些深奥的眼神,她安静地吃东西,陈迹舟却看破了她,鼓励了一句:“上。”

“……”

苏玉不吱声,把头埋深。

“担心的话,我帮你摁着他:答应还是找死,你选一个吧。”他捏起拳头,语气张扬,“不答应也得给老子答应。”

苏玉看向他,又笑得很灿烂。

他没有问是谁。

她若不说,陈迹舟不会问的,他是最懂分寸的人。

过会儿,她的眼神中无意袒露一点小小的伤心:“你要是不在我身边,我会很想你的。”

“我走不远,就在新加坡。英语死活学不好,还是能讲中文的地方最好。”陈迹舟吊儿郎当地说着,“航班快得很,几小时就到了。”

“那也是国外,也很远的。”她喃喃。

他笑她:“对你来说,只要不在平江,哪儿都远是吧?”

苏玉回答得很认真:“也不是,省城就不太远。”

“那你就待省城,机场直飞,我想看你就更方便了。”

最后,手指越过苏玉绒毛暖暖的衣服帽檐,陈迹舟捏捏她的脸:“想我就给我打电话。”

苏玉笑问:“我打电话你就会出现吗?”

“我一定会出现。”

这明明是很温柔的一句话,可是苏玉觉得好伤感。

她没有用这样伤感的情绪直面过离别。

陈迹舟的班级在苏玉的楼下,她跟他道别,然后目送哥哥潇洒的背影走远,他总是有着身在刀光剑影里也无畏的从容,见他进了教室,苏玉才慢慢地继续往楼上去。

陈迹舟无疑给她孱弱的心神增添了一点勇气。

那天林飞不在,看班的是一个新来的实习老师,班里闹哄哄的,聊天,游戏,做各种事。

苏玉思前想后,又取出一张活页纸。

谢琢:

你好,见字如面。知道你要离开平江了,我有一些话想要和你说一说。

……

苏玉写情书的时候不紧张,下笔如有神。

她没有写许多复杂的、积压心中的情感。

苏玉很怕打扰到谢琢。

她只是写最近的感想,对他的感想。

比如她眼里的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看似锋芒毕露,其实温和妥善,又比如表达感谢,谢谢他请她吃的奶糖,给她暖手的咖啡,为她讲过的题目,帮她解围的那句“漂亮”,她写了他们共同喜欢的歌曲和动漫,她甚至连徐一尘的小猫都写到了。

苏玉的行文,说好听是温润如水,说难听叫寡淡无味,叫人拣不出重点。

如果老师拿去打分,大概会一头雾水地给个不及格。

她三缄其口,深切的情态到了笔尖,就化作他们之间共同经历的万事万物。

生怕他看懂,又怕他看不懂。

如果这姑且算情书,怕是谢琢收到最拗口难读的情书了。

这是苏玉能够想到,为自尊留一点余地,又能准确探测他的心意的最好方式了。

如果他懂,他会看到一切。

没有提喜欢,字字都是喜欢。

如果他只是当成一封普通的道别信,苏玉也算是达成了表层的目的。

那几天,苏玉总在写东西。

语文老师叫他们在课上练习作文,主题是对于青春的感受。

她在作文的格子里写了霍去病,写了□□,写了梁启超。

而在作文卷子那1200个方格之外,在仅她可见的日记本上,她诚实地、深藏不露地书写下自己的心。

她的青春是什么?

「那年,所有人的梦想在号角之下,千军万马汇入了洪流。而我只想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之外,伏在课桌上打个盹,做一个关于你也爱我的美梦。」

苏玉合上本子。

她想,如果她永远不开口,等时间过去,恐怕连见他都奢侈,要靠做梦来实现了。

-

谢琢最近有空打球了。

晚饭时间,不少人都去食堂了,很快球场上只剩下他和徐一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