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3/3页)

苏玉闭了会儿眼睛,让人猜不到在想什么。

饱满的浅色嘴唇微微抿着,她看起来并没有睡着。

片刻后,苏玉果然睁眼,用“你愿意听听我这几年的事吗?”做开场白,柔和的杏眼浅浅看他,却是郑重地,想要交出一点灵魂里的碎片。

她说起他没有参与的十八岁。

“我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当时跟我妈吵了一架,忘记为什么事情吵的了,总之我一生气,就提前一个礼拜过来了。

虽然立了秋,还是挺热的。我挤在地铁里,很多开学的学生,每到一个学校的站点,他们就陆陆续续地下车。

我汗流浃背,t恤潮得透透的,缩紧在一个角落里,到处都是地铁的味道,人的味道。

那个小角落很闷,我提了个快比我人还重的箱子,被一个大叔挤在后面没处落脚,我就紧紧地靠在箱子上。

我下的那一站路,报站报的是我们学校的名字。

我得去另一边车门下车,我跟他们说,抱歉让一让,我要下车。

他们都回过头,看着我,然后给我让出一条路。

我拎着箱子走出去的那一刻,终于直起身子了,我顿时觉得好光荣。

虽然现在看来,想法和行为都很幼稚,但那一刻,就是觉得好光荣,我不再那么渺小了。”

在最高学府的站点下车,那就是苏玉十八年来的人生里,最为光鲜的,称得上是守得云开的一个时刻。

然后,她从陈旧的地铁里出来,看到了北京。

“后来,我在学校认识了一个女孩,据说是县城里的学生,考上来很不容易,就是现在说的小镇做题家吧。她很隐忍,很安静,甚至有点阴郁,不跟同学打交道,永远在闷着头学习。

“我跟她不是一个专业,但是宿舍挨得还挺近的,她就在我隔壁的隔壁的隔壁。她参加过不少比赛,也拿到了一些奖状,可是总是不尽人意,有的相当于就是鼓励奖,没有太多的含金量。

“我有几次路过她的宿舍,会跟她笑一笑,打个招呼。她平时从来不笑,但是我跟她笑的话,她也会跟我笑一笑。

就是这样的点头之交。”

她顿了顿,接着说:“我看得到她的刻苦,也相信她会越来越好。我一直是很相信天道酬勤的。”

“可是有一天,朋友告诉我,那个女孩自杀了。”

苏玉想了一想,说:“那时候我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