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个真实的故事(已捉虫)欧阳远……(第4/6页)
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反响平平都是美化,实际上大多数都是毫无水花。
这次丹尼斯对奇遇记的高度评价,让他们再次看到希望。
虽然他们也觉得,丹尼斯只是个学生,可能对这些文学作品了解不多,所以才会把奇遇记当成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李稻花的小说优秀吗?优秀,不优秀不可能吸引这么多的读者。
但是她的优秀,是通俗文学方面的,跟高雅,还有内涵,不太搭。
真正优秀的文学应该是高雅的,有内涵的,有教育意义的,有阅读门槛的,总之,不是像李稻花这样的小说。
那么多优秀的作品都没办法打开国外文学市场的大门,奇遇记也只能是试试,反正是丹尼斯翻译并投稿的,他们也不费什么力。
丹尼斯来到李稻花家的时候,她正在摸鱼,用小喷壶悠哉悠哉的给月季花喷水。
可惜没有手机,拍下来又是美美的一天。
“稻花,我带人来看你了。”作为李稻花的编辑,关于李稻花的事情都是梁宁在负责。
“他们是北平大学的学生,丹尼斯和李自然,他们两个自发帮你把《华尔街奇遇记》翻译成了英文,准备投给阿美莉卡的出版社。”
“美丽多才的稻花女士,很高兴认识你!”见到李稻花,跟他想象中的农村妇女完全不同。
他以前见到的农村妇女,质朴、臃肿、愁苦、脸上留下常年劳作的痕迹。
所以在李自然说,《华尔街奇遇记》的作者是个农村妇女的时候,他带入的就是曾经见过的农村妇女的形象。
这种真实与想象强烈的反差感,让丹尼斯像是发现明珠一般。
“你们好,进来吧。”
客厅里,李自然拘谨地坐着,他们虽然跟李稻花年纪相仿,但是李稻花已经属于小有名气。
“阿美莉卡需要你这本小说,相比之下,它更像是一本阿美莉卡小说,或许你有没有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
“当然看过。”看过电影,李稻花在心里默默补充。
“我觉得,它就像是新时代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定能火起来的!”
他说到这里,李稻花想起来,她穿越过来之前,传统文学在阿美莉卡确实反响不是太热烈,但是网络文学却颇有成就。
原因其实很简单,国内想要输送有内涵的优秀文化,但是东西方是互相警惕的,一些具有明显意识形态问题的作品不可能被允许入内。
再加上很多优秀的文学,它的优秀在于对文字的锤炼,翻译之后就没了这方
面的优势。
网络文学主打的就是用剧情取胜,以市场决定胜败。
在国内市场中脱颖而出,大概率在国外市场也会有销路。
资本,才最了解市场。
或许,她真可以试探试探国外市场,国外喜欢的类型,她也能写啊,并不复杂啊。
“你们能喜欢我的这本小说我很高兴,你们自发翻译我的小说也让我很惊喜,我可以把海外版权授权给你们,希望我们足够幸运。”
丹尼斯欢呼出声,蹦起来就要来拥抱李稻花,被李自然紧急隔开,他知道丹尼斯有这个毛病,激动的时候就喜欢抱人。
梁宁觉得,或许他们社里对于李稻花小说的推荐稿可以修改一下了,改成畅销海外,那还用愁销路?
拿到授权的丹尼斯立刻写信,打电话,忙着联系书商。
他那些去华尔街闯荡的朋友们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伊恩跟丹尼斯从小在同一个镇子上长大,直到几年前,两人才各奔东西。
伊恩跟着其他的小伙伴来到华尔街,梦想着一夜暴富,结果只是睡地铁通道。
找不到工作,身上的钱也很快花完,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华尔街一抓一大把。
小地方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在这里见识过大城市之后,灰头土脸的重新回到小镇上。
连续睡了几天的地铁通道之后,伊恩的小伙伴们陆续找到了他们的工作——抢劫。
这工作上岗快,来钱快,没的也快。
他不止一次见到小伙伴鼻青脸肿的回来,有的是被警察打的,有的是被当地□□打的。
抢劫,也不是你说抢就能抢的。
伊恩一直没放弃找工作,他没忘记跟丹尼斯的约定,要在华尔街闯出名来。
总算,在伊恩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他找到了一份报社的工作,他在里面打杂。
收到丹尼斯电话的时候,还有些惊讶,后来才知道,丹尼斯是从他父母那里得到的电话号。
“兄弟你现在过得还好吗?”
“当然,我可是在华尔街啊,你呢?我听说你那里非常的贫穷落后,饭都吃不起,不过现在看来,至少还有电话可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