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特供小说“胡扯!这谁,她这是触……(第2/3页)

要去镇上的人很多都上了车,剩下付鹏爸妈在纠缠售票员,让售票员给他们便宜些,甚至是免费。

村里大多数家庭的日子确实好过很多,可这些家庭里并不包括付鹏家。

他家早就被付鹏吸的一毛不剩,付鹏本人又不愿意做事情,家里根本没有任何存款。

“你就可怜可怜我们两个老人家吧,你们车上这么多人,挣这么多钱,不缺我们两个人的车钱。”

“你到底坐不坐,坐就给钱,不坐就下去!”

售票员别看年轻,根本不搭话,只管做自己的事。

她当售票员,见过太多这种想逃票的人,别管是真是假,各有各的可怜,比付鹏爸妈可怜的多了去了。

她要是看到个可怜的,就给他们免车票,她这售票员也别干了。

这车也不是她家的,车票钱也不是给她的,免一个人的车票钱,这钱就要算在她和司机身上,他俩能有几个钱够这么挥霍的。

大巴车要尽快回去,这两人在这纠缠不休也不是事,好在上车的时候是先交钱再上,付鹏爸妈也只是刚上到车门口,没进到里面。

售票员一个巧劲,两人就被挤下去,眼睁睁看着大巴车远去。

回到北平,又有不少学校希望能请李稻花去做交流会,李稻花自己写的反传统小说,可以说给她自己做的交流会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这些学校比李稻花的消息更精通,她不知道的事情,这些学校都知道。

“现在是,错了就是错了嘛,这必须得改!”

一个会议厅里,一群人在开会,开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我知道我知道,但是这个不是个小事情,这是代代相传的故事,说改就改,这不胡扯呢嘛。”

“知错不改,那才是胡扯,我们建立新中国,不就是为了推翻以前腐朽的思想,让大家真正的站起来,做个人!”

他们在一起讨论的是关于改语文课本版本的问题,在李稻花这篇小说出现之前,还真没人想到过这个问题。

现在,问题就摆在这,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人,不可能不去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的讨论结果是,修改版本,新一版的牛郎织女,不能再用偷衣服的版本。

“不止是这个牛郎织女,其他的课文也要自查自纠,不能再有这种明显错误。”

这个决定,还没有公布,只有他们这些内部人员知道。

一部反传统小说,能够影响到语文课文的修改,这也仅次于小说被选进语文课本的荣誉。

等到消息公布之后,李稻花的声誉会更高一筹。

李稻花实在是不想去参加交流会,一次交流会,要费尽心思,实在不适合她。

尤其是,私底下,她自己怎么写,怎么说,别人都不知道,她可以慢慢整理,删除一些不合适的字句。

上台演讲,就只有一次机会,万一说些不该说的,被人揪住,不是什么好事。

好在她可以推脱自己正在赶稿子,就是写给港岛的《天台之上》。

中原电影制片厂已经决定要拍摄《天台之上》,目前正在选拔演员,这次的演员主要还是从内陆选,实在不合适,才会从港岛挑选。

内陆演员工资低,人才储备丰富,他们这些左派电影公司,现在在右派电影公司的打压下,手底下的优秀演员越来越少,用内陆演员,也算是个突破口。

《少林寺》在春节档上映,一经上映,很快就掀起武侠热,相比《一方屋檐》的深沉,《少林寺》属于国内少有的商业型电影。

快节奏,再加上精彩的打斗场面,不止是成年人,就连小孩也是格外追捧,整天拿着棍子冒充少林高手。

当然,也有倒霉的地方。

作为少林寺高手,不会棍子怎么能行,小孩们费尽心机,跋山涉水,就是为了能够找到一根可以作为自己武器的棍子。

这根棍子必须又长又直,还要光滑不磨手。

找不到天然的,那就自己找根勉强符合的,慢慢改造成完美的。

等到成功的那天,他们拿着棍子,到处惹是生非,路边的狗尾巴草都要被他们斩尽杀绝。

白天,他们拿着棍子大杀四方,晚上回家,就被爸妈用他们亲手做的棍子一顿修理。

《少林寺》的火爆,也让国内的武侠热上升一个新高度,很多人都希望能够看到更优秀的武侠小说。

其实,想看武侠小说也没关系,港台有的是写武侠小说的,内陆也引进过。

只是千不该,万不该,有那么一两个人,非要拉着最近热度最高的李稻花来蹭热度。

说什么,李稻花只会写一些乡村故事,现实故事,武侠小说是男人的领域,她完全无法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