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该死,你们和中方交流时说漏嘴了?

谈判的会议室, 相比平日内部开会的布置,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人人手边都放了透明圆口玻璃杯,中间摆着黑色皮革盒的抽纸。

胡明德端起玻璃杯, 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对面越是急, 他们越是要表现得镇定些。

该表示愤怒的时候肯定要表示, 但不是现在。给出太多的情绪,情绪就失去力度了。

“还继续说吗?”林巧枝稍微停了一会儿,询问了一下胡明德的意见。

免得不小心把谈判局面搅和了。

胡明德一口茶差点喷到会议桌对面,佯装的镇定表情都有些破功,启动了方言秘聊模式:“林工, 你还有得说?”

难道不是发现了端倪,诈对方,正好诈准了吗?

林巧枝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当然了,总不能空口白舌污蔑人数据造假。”

什么抓住一点苗头, 就佯装自己洞晓全部真相,靠演技去诈人, 那是人精高端局的骚操作。太考验演技, 忽悠的话张口就来,时刻考虑全局,观察全场情绪变化,林巧枝表示太难,做不来。

她还是喜欢淳朴一点的。

“还有几项不对的,要再继续说吗?”林巧枝确认一下,主要是刚刚胡明德说, 都是合作方,用词还是要注意的。

这个尺度, 就很难把握了。

就好像吃辣,都是微辣,重庆人的微辣,和广东的微辣,显然不是一个微辣。

考虑到合作友好,她认知上的友好,和纵横家合纵连横搞的那一套友好,显然也不是一个友好。

人啊,复杂!

胡明德感觉心肝都抖动一下:“还有几项?”

“三项吧。”

“还需要补充什么数据吗?还是以咱们现在手头的数据资料,就能确凿了。”要是需要补充资料,倒是可以考虑下次,中间他们还可以做一些拉扯的工作。

“有肯定更确凿,不补充也没关系。”林巧枝脑海里大略过了一遍,道:“总之这个15万吨肯定有问题。”

不是说盲目的否认对方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对中方提问给出的答复,就很值得怀疑。

胡明德心里思考了一下,尤其是考虑到这两天交流学习的时候,林巧枝惊人的学习能力。

决定还是做一个善良的人,一棒子打死吧。

来回拉扯,相当于钝刀子割肉,那就太难受了。

胡明德主要也是考虑到,第一次反击,猝不及防下乱棍打死,缴获会多一些。

法方代表看着对面的交流。

这样的内部交头接耳的讨论,是比较常见的,毕竟在不断推进变化的谈判进程中,谈判团队内部要统一意见,交流信息。

但杰勒米看着这次中方谈判团的交流,就是感觉一颗心如脱兔幼鹿,压不住地跳,眉骨攥起来,问翻译:“他们在说什么?”

翻译听得也很艰难,表示抱歉。

这个国家的方言有点超出业务范围了。

林巧枝得了准话。

感觉可以放开手脚去出口气了。

以她之前遇到类似情况的经验,一旦合同没有确定好相关事宜,事后,假设在8万吨、9万吨这些远低于使用寿命的时候坏掉了。

对方公司的检修人多半会找各种原因,从人员培训不到位,操作不当,维护不当,保养不当……

最后一纸说明回复:寿命不足系因“中方管理不当”。

林巧枝坐正回去,依旧是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转而抛出:“这个15万吨的寿命,还是和我们曾引进的同类型轧辊产品寿命相差甚远,贵方给出的特殊添加剂保护,显然不足以支撑这一点。”

法方另一名谈判代表则道:“我们确实做了一些特殊处理,碍于技术保密,不方便透露核心机密。贵方提出的采购询价书里,也并不包含核心技术转让条款。”

这其实很正常——我们卖产品,但不卖技术。

但在被提出质疑的时候,用这一套说辞来应付,就显得非常耍流氓了。

林巧枝本来之前就攒着一些火气,这下好了,有出口了,她语气反而更为冷静:“贵方的核心保密技术?那好,我来分析一下,影响轧辊寿命的无非是过热损耗,润滑失效,冷却水侵入,负载波动这些因素。”

“我们依照此前同类型进口的数据,来一项项分析。”

杰勒米的冷汗刷的就掉下来了。

林巧枝的攻击性,着实有点明显了。

“首先是环境温度,轧线温度一般在70-120℃,润滑脂基础油会在此温度上加速挥发,过热又会导致滚道剥落,进而导致磨损严重,如何有效缓解这个问题?”

法方代表眉头皱起来。

等了两秒,林巧枝就更确定了,技术这个东西,反驳起来是很快的,只有找借口,需要编造才会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