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倒台(第3/4页)

说罢,又看向康和:“三郎,你可千万甭学他。”

陈三芳攘了范爹一把:“你痴了不成,俺们三郎是甚么人,那陈雨顺又是甚么人。三郎如何会干这些事!”

康和心头暗笑,想是范爹有感而发,教训虽没落自个儿身上,见着陈雨顺满身官司,也好似自吃了教训一般。

他道:“爹宽心,我定是不会干这些事的。”

“可不就是,咱三郎跟大景这样好,如何会干这些事。倒是你这老东西,不紧着些裤腰带,少不得你的苦头吃。”

说罢,她喊康和带范景回屋里去歇息,劳累了一日,当心着宝宝。

自欢天喜地的说要去弄肉来晚上吃。

康和应了声儿,牵着范景回了屋,他俩倒是也没想到尤山溪还能牵扯出这些事来。

陈雨顺原偷人还只是败德,收这些来路不正的钱银,那就是品性不端了,这一来,钱二爷就是想保他也没脸来保他。

范景听得尤山溪跑了,忍不得问了一嘴:“那哥儿去了哪儿?”

康和摇摇头:“不晓得,徐扬给了他不小一笔钱,没过问他的去处。他不是个心思简单的人,当初程民生贪图他的相貌把人弄回来,哪里想过会掀起这样多的波澜。”

“于他自己而言,他走是件好事情,若是再留下,村里的妇人夫郎对他早有怨恨,迟早有一日会生出事来;于乡里来说,有个如此不安生的人在,容易惹事端。倘若是他老实本分的过日子,徐扬给他的钱也足够他使一段日子了。”

范景没言,人走了是好的,谁晓得陈雨顺往后从麻烦事里头脱了身,会不会去寻他的麻烦。

不过这些也都不要紧,他们都在等着看秋后换选时陈雨顺能不能倒台。

范爹因着陈雨顺的事,心头惶惶了两日,直到这天,他寻的长工上了家里头来见人,这才又好了起来。

“俺叫窦一仓,今年已满过了十八。田间地头,赶驴赶牛的活儿俺都会。俺旁的没甚么能耐,就是力气大,下得了苦力。”

来的小伙子个子也算高,只在康和范景那般高个儿面前,衬得矮了些。

一张脸盘子发圆,黑黑的,身形倒是多结实。

看着老实巴交的,说了几句话,就有些不好意的挠了挠后脑勺。

雇来乡里头种地干活儿,康和觉着老实本分便是最好的,地头上只肖肯下力气,不似城里头的铺子上,要与人打交道,脑子灵活才好使,若是干勤快人蠢笨,反倒只会徒添麻烦。

这人是范爹一道吃酒的王木匠媳妇介绍与他的,窦一仓是她娘家亲戚的邻居,听说范爹要找个长工帮家里做事,就想到了他。

窦家家穷,姊姊妹妹的一大屋子人,手头也就守着不到十亩田地过着,劳力多,地头活儿少,窦一仓就在外头寻些活儿来做着贴补家用。

哪处要下力气的活儿,他就上哪处去干,在城里做过搬运,也在村头上给人挑过石头,扛过树子。

窦家受王木匠的媳妇介绍,说她们村子这头有户人家姓范,多和善厚道的人家。

如今经营着猪肉生意,家里独个老爹收拾田地伺候不过来,想要个勤恳的长工帮着料理庄稼。

窦家听来,也是乐意上这家来干活儿,外头的散活儿虽一日能挣六七十个钱,但这活儿也不是日日都有,不比寻个要长工的人家。

赁个一两年出去,稳得一笔银子,届时娶媳妇都有钱使了。

两厢张罗,人今日就过来给范家瞧瞧,要是合适就能留下用。

窦一仓来的早,过了午间就上了范家里来。

家里头俩丫头去大房那边听范鑫说课去了,独只范爹一人在屋。

他就一老实乡下汉,哪里干过赁长工的事,端了茶水喊窦一仓喝,要等着康和回来定夺。

好在康和今日家来的早,听得长工来了,就瞧了一瞧。

见着人康健,是那般村户汉子的模样,体格子没话说。

他客气喊人在堂屋坐,招呼时多和善,发起问来却严肃:“可识字会写字?”

窦一仓摇摇头。

“那可说得来官话?”

“官话俺听得明白,只说得不多顺。”

康和教他说了几句来听听,人依他的说了,倒没做假。

便又问:“除却会料理地头庄稼事,可还有甚么旁的长处?”

窦一仓仔细想了想,又摇了摇头。

他心头紧了起来,心想范家这哥哥好生的派头,竟是比范老爹要严格得多。

然康和听完,却并没有嫌人不会这些,反是道:“ 在范家做事月里头可歇四日,回家还是做甚都使得,平素里头就跟着家里吃住,一年与你五贯钱可使得?”

不是康和要显资格,做出这些询问的腔调来,赁个下地做活儿的长工没甚么好挑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