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3/4页)

老百姓日子过得安定,手头也富裕了不少,生意要比早几年刚刚停了战事要好做许多了。

两厢谈得还多融洽,又结伴行了一段路,作别时,那商人与了康和范景一些外乡弄得的茶叶,还有一盒茯苓。

康和自也要回人家一些东西,只他们不是出去卖货,故此没预备下太多好物。

如此就取了两只麻椒兔儿,外在一小方匣子的干椒子与商人。

“干椒子?这气味好生香!”

那商人鼻子灵,接着匣儿就嗅见了里头的麻香气,打开匣一瞧,见果真是晒干的花椒,不由又深嗅了一口,面上难掩喜欢。

他与康和道:“我家乡不产这味香料,铺子上价卖得格外昂贵。”

商人言他们家乡独只逢年过节才使椒做菜,却也只是家境富裕的人家方才能得尝这般滋味。

自也有十分富贵的人户,用椒涂墙,用作驱虫避鼠使,以此彰显家中权势。

“小兄弟与我这盒子干椒在家乡可值几贯之数,实是贵重。”

说罢,商人便要再寻贵礼赠与康和。

康和觉这商户倒颇为厚道,便同他言:“这是家中自产下的香料,并非外头贵价收来的,勿要客气。”

那商户闻言,连道:“不知数目可多?若小兄弟有心经营,不妨是卖些与我,教我带着回乡去贩,咱也各得一分利。”

康和道:“也算不得大产业,不过一亩三分地的树木。只也是精细伺候了好几年,今年方才得产些果实,当季时已销得七七八八,若要生意,如何都得明年了。”

不想商户听此,也是愿意等,同康和要下了个地址,与他言,届时价格定不会低于他们县里的市价,明年定如约而至。

康和自乐得多个销处,便又送了他一小壶山胡椒油。

与那商户分别后,康和跟范景换了手赶车子。

范景甩了甩微有些发酸的手,道:“你倒是心眼子多,舍得出手,刻意与人贵物。”

康和笑道:“我不过见他是外乡商人,送些特产罢了。”

范景嘴角扬了扬,揭开水囊的盖子,吃了些热水。

康和伸了伸脖子,范景便与他也喝了两口。

他们家的骡子跑得快,天擦黑时,车子进了芳县。

县中灯火明亮,眼见着要比他们县里头热闹不少,原也是因着芳县位置好些,是处要塞。

“前处有间客栈,就在那处落脚罢。”

康和瞅了一眼范景说得那间客栈,小小的一处,门前挂着的两只灯笼都不见亮堂。

这般客栈价定是不高,专供些简素寻价贱将就一晚的行客。

“好不易是出来一趟,咱便寻间敞大的客栈住一回罢。”

范景道:“哪处不是一样只睡一晚,闭上眼便过去了,哪来那么多讲究。”

康和哼哼道:“那可大不相同。”

他心头打着些不多正经的主意:“你便依我一回。”

范景心想依他哪还是一回两回的事,说得倒教人觉着他多霸道一般。

如此,两人便寻了一间唤作长亭的客栈,倒是当真大,小楼四五层,门楼上挂着长长的花灯笼,打老远就能见着这处。

见着两人在门口停车,那伙计哧溜一下便小跑着出来招呼,唤了人来将那车马拉去专门的牲口棚停下。

康和去要了间房,范景在一头立着,听了一耳朵。

这人竟还要的是间上房,住一晚便要两贯钱,他暗暗摇头,可别教家里人晓得了去。

罢了,两人便经伙计引着上了二楼,进了屋子。

倒不枉是上房,屋里宽敞,一应陈设摆件儿弄得多雅致,比他们家里头还好些。

那伙计先去点了炭盆里的炭火,言一会儿便送热水上屋来供两人使,饭菜也可送来屋里头,若图热闹,也能到楼下大厅吃。

他们家的灶人打县里头都喊得出名号来,手艺一绝,入住了他们家客栈,定不能错过试试灶爷的手艺。

康和应了一声,便同范景在屋里歇了会儿,伙计就送了水上来。

赶了一日车子,觉身子都坐得发僵了,这展平了手脚在软榻上躺了会儿,屋里头又与外头的冷冻不同,暖烘烘的,人还就不想动弹了。

所谓是舟车劳顿,大抵就这般。

范景便轻踢了康和一下:“你先去洗还是我去?”

康和合着眼睛,语气有些犯懒,好似要睡着了一般:“你先去罢,我一会儿再洗。”

范景便自先进了净房去,他解了厚重的衣裳,方才把头发给盘起,康和便跟着钻了进来。

“我还是与你一同洗罢,瞧那送来的水并不多。”

两人虽是已经做了几年夫夫了,范景没穿衣裤,还是微有些不自在,他道:“三大桶水还不够使?家里也没见你使这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