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3/4页)

牙人道:“这朝牙行里来了好些耳丘县的,都快管理不过来了,瞧是今朝又来了四五个。

夫郎善心,与个去处,也好教人得件整衣裳,一双好鞋子将这冬给过了,否则怕是还得死人呐。”

说话间,一个男子忽得便冲出来噗通一声跪下,在那冷硬的地头上磕头,求是范景将他买下。

“不守规矩!寻死了不成!”

瞬间,又教个厉害的牙人给扯了回去。

范景眉头紧皱。

他想着新宅里确实要些人帮着做事,像是做饭浆洗打扫,午间与大福送饭等。

屋宅大,杂事多,单凭他和康和全然忙不过来,又还要照看生意,两头若能兼顾,除非有三头六臂。

他便问了牙人一嘴他们是哪间牙行,记下后,预备回去同康和说上一声,再是一同前去看看,若是能买下一二,倒也教这些受灾无奈卖身做奴的人有个活处。

康和前去与打窖师傅结了账回来,比范景还先至家,他在屋里吃了口热汤,听得车马声,便从后门出来,就见小福在范景的怀里。

他伸手把小崽子抱下:“这样冷,还跟小爹在外头赶车。”

“我一点也不冷。”小福还做着拉缰绳的模样,同康和展示道:“赶车驾驾驾!”

康和忍不得笑起来,轻拍了一下他的屁股。

范景跳下骡车,教一欢把车马牵去马厩里,他与康和道:“我瞧牙行来了许多灾民,你一会儿得不得空,空就去看上一眼。”

“我过去结账也听小柳说近日上铺前乞讨的人见多,想也是去年冬里受灾的老百姓躲雪灾,这厢流落到了咱们县里。”

康和道:“便是有旁的事也先挪挪,早把人手安置妥帖了好做事。”

两口子便把小福先送去了猪肉铺子上,教巧儿看着会儿,他俩折身去了牙行。

里头当真是人多,屋里想是已坐落不下,竟就在外头的屋檐下坐着团着,多是面黄肌瘦的灾民,衣裳轻薄破烂,抱着团取暖。

牙行到底不是甚么难民收容所,虽有些良心未曾对这些卖身做奴的灾民鞭打,却也顾及不得吃饱穿暖。

“夫郎,您来了。”

先前在街市上撞见的牙人眼尖儿瞅见范景,连忙便招呼了过来。

康和问了一嘴:“现今买赁是个甚么价?”

“遇着灾年人命不值钱吶,全凭行个善事把他们安置了,十贯十五贯的,寻常些的便是通选。”

牙人道:“俺们牙行养不得这许多人,看顾不过来,不抖价钱,爷瞧看好,议得价够俺们成本,也都让您领了去。”

牙人搓了搓僵冷的手,他说得是实诚话,这些灾民在牙行里,要久不得安置,冻死病死都说不准。

如此这般,教他们白白陨了一条性命不说,牙行从灾地把他们买来,虽说许三五贯钱就买下了,但也花费了实打实的铜子与人力把他们引过来,没卖出死了,便是一场赔本买卖。

康和听之唏嘘,即便太平年间,遇着灾荒,寻常穷户也一样难扛过去,若是他们家还同十年前般,定也难熬。

遇着这灾年,穷苦人家能得条活路的许便是贱卖自个儿,与人为奴。

康和心中同,便道:“也罢,你引上三四个好的,恰我家中缺人手。”

牙人闻言,赶忙便带两人去看人口。

康和与范景选了一壮丁男子,又要了一哥儿与姑娘,外还有个十二三的小子,在牙人的劝说下,生又加了个三十余的妇人。

足足五个人,方才用去六十贯钱,竟也就比当初一欢二喜两人高出十贯。

怎不教人不惊叹一句灾年的人命价贱呢。

康和引了买下的几人回去,教一欢先给安排下住处,再教给身形尺寸,上梁氏的布店里一人置上两身冬衣。

伤寒发热的就请大夫来瞧病开药,不给薄待了。

他想着牙行的那些受灾为奴的人实在可怜,便又动身前去几家熟识那处说了一声,看看他们家里要不要人手。

不管是冲着价贱去还是甚么旁的,最后只要让他们有个去处,也算行善积德了。

听得消息,徐扬倒也引了几个回去,他同康和道:“你也别光想着城里头屋宅上缺人使,乡下恁多的地,引得些回去做佃户,也一样是个去处。”

康和道:“我倒晓得这道理,只买下他们虽用不得几个钱,可一个人一张口,吃喝用度不是一笔小的开销,外在赋税也了不得,奴籍可比良民要高上两倍的人头税。”

徐扬道:“这般确是不假,我顶着个乡长的头衔,倒得蒙些朝廷的恩惠,家中能有四个按照正常赋税缴纳的奴籍名额。我爹跟爷那头有秀才功名,又能减免四个……”

“你们养着一大家子,确实担子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