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天阉福寿堂,琉……(第3/3页)
赵夫人却尚且有理智,“七姑娘,你的一番话有道理,可你尚小,能做甚么事呢?”若是七姑娘再大些,定的夫家也不错,那赵家才会考虑投她。
她人小不说,还是个女孩,不是赵夫人瞧不起女孩子,只是世人多看重男孩,五夫人生下嫡子,这还有一份功劳占着。
七姑娘也没想过一蹴而就,只是在她们心里留个种子,假以时日,种子发芽,给她荫蔽。金钱开路,助她一路顺利高升。
赵老夫人上门一趟,本想以身份压人,不成想反被教训一顿,哑口无言地被儿媳妇扯着上了马车。
“你拉我做甚。”
赵夫人赶紧哄她,“母亲,您没发觉,七姑娘不是小孩子了,来硬的,她不吃。”那淡
定自若的神情,说七姑娘没心机,她都不信。
“总归是她亲人,她不管不顾?先不说旁的,没有母亲教导,将来她议亲,人家怎么看他们这些孩子?会不会疑心李府不善?”赵老夫人是无大见识,可终究有过来人的经验。
就是他们商户谈婚论嫁也得看父亲看母亲,没道理高门大户规矩更松散?
但凡母亲长久不露面,且等着,交际都不顺利。
这头赵家婆媳皱眉沉思,那边,七姑娘也拧眉,对着五老爷的长随问道:“我也跟着去青州?”
“是,这是老夫人与大老爷决定的,要姑娘随老爷同去。”长随重复一遍。
还是后面琉璃也来了一趟青竹轩,一头雾水的众人才明白前因后果。
“……最后商议出来,大夫人要走一回,出门在外没有男丁护着,总不方便。让五老爷代大老爷,随大夫人差遣。”
后面老夫人又说,三姑娘遭此一事,内心不爽,教七姑娘这个妹妹也跟去,陪她说说话散散心。
本来教五姑娘去更合适,年龄相当,可老夫人没提。
定好两日后出门,青竹轩上下一竿子人都忙起来。七姑娘吩咐了随行的丫鬟:南枝,满月,双儿,立夏,陈小娘子,陈大娘子,一共六个。
翠平留下守着,两个娘子经历不少,沉稳。
南枝也忙,收拾行李,给家里人捎信,又跑去牛稳婆那里“顺”走了好些药材。
两日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五月初七一早,大夫人,五老爷,七姑娘三人在福寿堂给老夫人请安后,忙不迭地出门。
一行人从码头登船,途中换乘马车,待驶过一城,由走水路,摇摇晃晃了几日,终于到了青州。
一下船,先去在青州置办的宅子,暂且歇息,又使了快行一步打探消息的小厮来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