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2页)
明明女儿没有落泪,兴武帝却一阵阵心疼,奈何朝纲就是朝纲,十岁的女儿又长高了一截,再不能像以前一样当小孩子看了,而他也在严锡正等重臣面前承诺过,女儿的腰牌只能用到十岁。
兴武帝摸摸女儿的头,道:“收着吧,朕的麟儿最懂事了,你放心,父皇以后一定会再送你一份比这枚腰牌更让你喜欢的礼物。”
虽然他还不知道那样的礼物会是什么,但未来几年女儿会从小姑娘长成大姑娘,大姑娘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他仔细留意着,总能满足女儿。
庆阳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可她相信父皇。
次日傍晚,兴武帝再次设宴与文武大臣们共庆中秋。
大臣们先到太极殿等着,兴武帝与三个儿子坐在乾元殿闲聊,问问太子在御史台的心得,问问老二武艺的进步,再时不时瞪几眼文不成武不就的老三。当何元敬进来请皇上移驾太极殿赴宴,兴武帝点点头,带着三个儿子往外走。
刚出门口,兴武帝回头看看,目光在老三旁边顿了顿,想到小女儿对这种君臣同席早就失了兴趣,兴武帝便继续往前走了。
.
八月十七,中秋节后第一次复课,下午该小公主练武。
个子变高了,庆阳的臂力也越来越强,开始用一石的弓练箭了,之前用的都是八斗的弓,箭靶也从三十步改成了六十步,只是准头还不足,十箭里只有一两箭才能射中中间的黄圈,练得稍久些连箭靶都射不中。
平时小公主都听武先生的安排,让她练多久她就练多久,这次却累了也要继续练,大概是因为今日连一次黄圈都没射中,小公主很不高兴。
正如武先生管不了三皇子的懒,当小公主执拗起来,武先生也是束手无策,只好叫三皇子去劝劝,免得小公主伤到手臂。
秦仁比武先生更关心妹妹,劝不住就想直接动手。
庆阳看着三哥握住她弓的手,定了定,再去看三哥的脸:“让开。”
秦仁心头一惊,被妹妹冷漠又陌生的眼神吓到了。
他下意识地松了手。
庆阳继续瞄准,刚要发箭,一道身影突然挡住箭靶,与她隔了十几步。
庆阳皱眉,瞪着张肃道:“你也让开!”
张肃:“欲速则不达,若因臣等劝谏不力导致殿下受伤,皇上一定会降罪臣等。”
庆阳:“你以为只有父皇会降罪你吗,我也可以!”
张肃:“微臣甘愿受罚。”
小公主气得扔了弓箭,走了,走到一半停下脚步,朝跑马场走去,胳膊累了,她还可以骑马。
张肃保持一段距离跟着,再在小公主上马之后及时从宫人手里接管小公主的缰绳。
庆阳朝他伸手:“父皇说了,我可以在宫里跑马。”
张肃:“殿下今日情绪不佳,为殿下的安危着想,还是微臣替殿下牵马吧。”
庆阳扭头看向一旁:“我没有不佳,只是因为频频射空恼火。”
张肃:“恼火便是不佳。”
庆阳此时不想说话。
张肃牵着马慢慢朝前走去,他走得慢,马走得更慢,小公主随着马身微微地晃动,远处是蓝蓝的天,旁边是少年郎挺拔的身影。
想到他拦在箭靶前的一幕,庆阳问:“你就不怕我收手不及,真的一箭射在你身上?”
张肃看眼小公主,沉默片刻道:“以殿下当时的臂力,微臣应该能接住殿下的箭。”
庆阳:“……万一你接不住呢?”
张肃垂眸:“以殿下前几箭的准头,大概会射中微臣的肩膀,或腿脚,或直接射空。”
小公主听不下去了,叫他停下,再翻身下马,一站稳发现张肃竟然还敢往她身边凑,小公主顿时朝他身上一阵乱打:“让你说我射不中!”
张肃一动不动,倒是曾经被小公主夸赞颇有灵性的骏马坐骑抬起蹄子往旁边挪了挪。
庆阳瞧见了,放下手,仰头去看张肃,就见这人目光沉静地回视着她,仿佛她再打下去他也不会生怨。
庆阳忽地有些不自在:“你怎么不躲?”
张肃:“殿下心中有气,与其让殿下拿自己撒气,不如微臣代殿下承受。”
庆阳打完他一顿就差不多冷静下来了,听出他话中的深意,再扫眼远处想过来又不太敢动的三哥,庆阳越发后悔方才的伤人行径,三哥都看不出她的心事,张肃却懂。
对着面前的胸口,她小声问:“疼吗?”
张肃:“不疼,微臣只担心,殿下骑马再冲动的话,皇上、娘娘会为殿下忧虑牵挂。”
庆阳的眼前就浮现出终日操劳国事的父皇,浮现出谨小慎微的母妃。
她呼口气,重新上马:“走吧。”
自己收起来的金腰牌,收了就得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