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4/5页)

“先生,您的卡。”

这时侍应生将账单和卡都亲自归还给了他。

李逢玉接过,将卡和账单都收了起来,问了句:“一会儿你有空吗?”

乔宝蓓看着,不知说什么,摇摇头:“我没什么事。”

“楼下有一片公园,一起去逛逛吗?就当散步消食。”李逢玉提议。

乔宝蓓也觉得单吃顿饭就走会很仓促,何况他都发出邀约了,也没理由拒绝:“好。”

-

坐直梯下至一层。

李逢玉所说的公园是一片建在国贸旁边的城市森林公园。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修建得又很别致,每年一到春天就会开满樱花,常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踏青赏花观湖里的游鱼。

乔宝蓓没逛过,随处观望,倒也觉得新奇。

路上她与李逢玉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散步,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话题基本是以他为轴心展开的,毕竟她的事,没什么好说的也不好说。

李逢玉并未计较这点,反倒愿意和她分享这些经年累月的空白页。他不可避免地谈及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那个越洋分隔两岸的六七年。

不过说到海外求学的日子,李逢玉并没有为这金光闪闪的留学经历渡上纸醉金迷的光环,他实话实说自己也曾为各类学科苦恼得焦头烂额,也曾丢过钱包遇抢劫案没钱吃饭。

这些倒霉到喝口水都能塞牙的经历,被他以极其平淡的语气绘声绘色地描述,有种莫名的冷幽默感。

乔宝蓓忍俊不禁,却也不由发散思维,想到过去被傅砚清送去读书的那段时日。

那是她怎么也想不到,十八岁时觉得很遥不可及的事,竟能落到自己头上。

傅砚清刚被决策调任海外分部,所以理所应当的为她找了当地最好的院校供读。但她英文很烂,一句也不会讲,更别说是听那些老外讲课,简直就是听天书嘛。

所以傅砚清又额外给她找了一对一的英文老师,全中授课的华侨老师,完全就是在学校挂名开小灶。

想象中的留学生活离她那么遥远又那么近,她每天两点一线,不是在上课就是回家面对傅砚清那张黑黢黢的扑克脸。

她感觉他随时都在盯着她,盯她上课是否认真,盯她功课是否有做。老师仁慈,很少在她的课程试卷上打出难看的BCDF,最差的成绩也就是A-。但她过得生不如死,像被捆缚在古老的欧式胸衣里一样喘不过来气。

上了一学期,乔宝蓓趁假期撒欢跑回国,不需要学习的那一星期她简直是回光返照。不仅脸蛋红润,体型也丰润了一圈,体重高了,胸衣又买大了一号。

傅砚清可能是发现她的水土不服了,破天荒地良心发现,让她不用跟随去海外,剩下的课程用线上教授即可。

所以她这个学历只是看着好看,实际上放了得有太平洋那么大的水。

公园不算很大,他们绕着湖的半圆走桥路,二十分钟就能绕回原路。

期间李逢玉接过一通电话,应该是家里人打来的,聊的并非工作方面的事。

乔宝蓓看眼腕表,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趁他挂断电话后委婉地提了一嘴。

“嗯,那我们回去吧。”李逢玉略略颔首,“你怎么回?要不要我送你。”

这话他几乎是没过脑便脱口而出的,是读书时的习惯。高中时他们住的地方算顺路,只不过乔宝蓓家要稍远些,每天他都会多坐两站车把她送到家再坐反方向的公交回去。

乔宝蓓有些不太好意思:“不用不用,我坐我家车来的,现在就停在商场车库里……”

李逢玉微顿:“这样。”

“是司机接送?”

乔宝蓓没隐瞒地点点头:“嗯。”

但其实她也会开车的……

“挺好,看来我是做不了这个护花使者了。”李逢玉笑笑。

他知乔宝蓓嫁的不是寻常普通人家

,今天见着本人,更确信这点。

当初的小茶花,已经被人先一步供养在花房里了。

其实就算没坐私家车来,乔宝蓓也不会让李逢玉送。别墅的安保很严谨,非登记在册的车是开不进去的,还得联系主家确认首肯,很麻烦。就算送进去送到家门口,她也觉得很不自在,就好像在他面前故意炫耀似的。

车都在停车场,顺路结伴回去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李逢玉给人的感觉和过去无异,还是那么斯文儒雅,文质彬彬。人没变,但确实回不到过去的青葱岁月。

也不知是不是经历太多,繁华阅尽的缘故。谈及过去,她并不怀念,反而有种“哦,还有这种事啊”的感觉。

原来那时能让人意得志满的初恋,耀武扬威的女友头衔也不过尔尔。

心里想得现实,拿着一把天平分斤掰两,但面向李逢玉,她仍摆出合宜的微笑。偶尔流露恍然大悟的模样,仿若真与他追忆那颗樱花树,那辆公交,那些回不去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