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4/4页)
贾诩眯了眯眼睛:“我听陛下的意思,好像是已对由何人担任这官职有想法了?”
“若是不管三互法的话,段将军倒是个合适的人选,但凉州刺史,还是由一位并非凉州出身的武将担任吧。”
刘秉认真问道:“文和觉得,张文远如何?若他为凉州刺史,傅干还能从旁协助于他。”
贾诩甚至愣住了一会儿,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张文远,今年只有二十二岁……”
刘备这荆州牧,说是二十来岁,实则今年正好三旬了,可张辽却是只有二十出头啊?
可从刘秉忽现执拗的脸色来看,这是一个他已在前来凉州的路上深思熟虑过的打算。“凭他此番立下的功劳,难道还不够占据这一席之地吗?如今的朝廷上哪有那么多功劳与资历并具的人,与其选出一个和袁绍一般另有所图的体面人,还不如,让真能担负这重任的人,坐上这个位置!文和若是觉得张将军对凉州仍旧知之甚少,那也容易,烦劳文和抽空,把凉州的风土人情编纂成册,送给张将军品评一番。”
贾诩哭笑不得:“臣不是这个意思。”
他就是觉得,别看张辽在陛下到来时依然沉默,只在一旁将陛下的仪仗接引至驻扎之处,陛下也没如夸赞吕布一般对张辽大加赞扬,但这份对张辽的封官委任,却是一点也不含糊,用最为有力的方式表现了陛下对他的器重。
他也紧跟着听到,陛下说道:“凉州羌人悍勇如火,而火与火,是不适合放在一起的。我相信,以文远为凉州刺史,能把守好此地。”
“对了,还有一个人的安排……”
……
“文和先生!”贾诩刚刚自陛下安歇的营帐中走出,就听到了一个声音鬼鬼祟祟地呼喊着他。
他循声转头,毫不意外地看到了这喊话之人。
见他继续往远处走,那人也先是蹑手蹑脚,随后迈开了脚步,飞快地朝着贾诩冲了过来,“文和先生!”
袁术满脸堆笑:“先生猜的果然没错,陛下确实没有要因袁绍的事情连坐于我的意思。我先前真是杞人忧天了。”
这贾诩真是厉害,不仅向吕布献策,成功解决了马腾韩遂,连陛下的心意也猜得如此清楚。虽说陛下从头到尾,就只对他袁术说了那一句话,但在这等尴尬的场合下,能少提一个字都是好的。
见贾诩将眼神瞥向了他,袁术连忙求救一般问道:“先生,陛下可有和你说过,随后会如何安排于我?”
他反正是不指望依靠战功升迁了,只要功过相抵,就算是胜利。
但在他眼前,贾诩揣着手,忽而郑重其事地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让人看不出他这眼神里是何用意。
“我……”袁术大惊。
难道他还是没救?只是因为马腾马超这些降将在,陛下不适合处置他,免得惊动凉州叛逆?待陛下回了洛阳,还是要拿他开刀?
幸好,就在他快要绝望的当口,贾诩终于开口道:“袁校尉应当知道,那谋逆的袁绍在自洛阳辞官而走前,本应该担负的是一份怎样的职务,而陛下对此事其实颇为看重。军中呢,也已重新票选出了一位操持此事的将领。不巧的是,你袁校尉在此地立下的战功呢,还没在洛阳传开,所以……”
所以袁绍死了,下一个被末位淘汰的人是谁,好像不用多说了。说不定洛阳的守军还觉得,用这个选择,能再为陛下找出一位潜在的谋逆之人。
袁术缓缓地举起了手,指向了自己:“我——牧鸭治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