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一更)

杀!

有害无利,祸国殃民,当速杀之!

不过,这封行将送往荆州的圣谕,又在刘秉的手中停留了一阵。

贾诩自觉自己应当没有看错,和他离开河内启程凉州时相比,陛下的面容其实没有太大的改变,可眉眼间的气度,却又分明有了一番变动。

在做出这个举足轻重的决定时,他已更像一位杀伐果断的帝王。

刘秉提笔,又在诏令上写下了一个字。

……

诏书被疾驰的快马接连传过数处驿站,直抵襄阳,来到了身在此地的荆州牧刘备的面前。

这两月之间他也未曾闲着,在蒯越蒯良的协助下,于是,自南阳到襄阳一带的田地与粮仓,他已全都走访了一遍,对外,正是一派荆州牧要在此地大展拳脚的表现。

但直到此刻,陛下的诏令送抵,才真正叫做“大展拳脚”。

郭嘉刚抵州牧官署,就看到张飞几乎是脚不离地地冲进来的,连忙往旁边退了一步,又忍不住提醒道:“张将军,注意些风度!”

张飞脚步一刹,“军师,我都快要闲得长霉了,还注意风度呢!”

郭嘉摇着扇子哈哈笑道:“现在可还没到荆楚的雨季,哪来的长霉?”

张飞竖着眉头,对郭嘉这不懂夸张形容的回话大为不满:“您瞧瞧,连被当俘虏押解到洛阳的刘表,都因出使荆州立下了大功,得了冀州牧的官职,我们守住我大哥这荆州牧的位置、打退董卓的乱军是快,可随后的进展却实在是慢,还没我的用武之地!这不叫闲置发霉,叫什么?”

郭嘉听着这抱怨,反而笑了:“可我怎么听说,张将军近来也没闲着,没少找军中的士卒切磋,先是闹了一次到刘使君的面前,挨了一顿警告,又是在比箭上输给了军中的一名军曲侯,让刘使君喜得一名神射手?”

这都能叫闲着的话,他郭嘉身上都该爬满青苔了。

张飞的声音顿时就小了:“……那与云长相比,我确是没甚可做的。”

要不然他怎么会去军中找人比箭,然后与那射术出众的军区侯交起了手,让州牧麾下多出了一名为黄忠的将领。

总之,此番再不让他领兵出征,他真是……

“翼德。”刘备一声轻唤,顿时让张飞闭上了嘴。

他干咳了两声,见同在此地的还有被招揽得用不久的黄忠,连忙摆出了一副貌似稳重的模样,整了整衣衫,入得屋中后,便安分地寻了个坐处。

郭嘉心中默默感慨了一句,这果然该叫一物降一物。

他正待落座,忽见刘备向他招了招手:“奉孝,你来看看陛下的诏令。”

郭嘉少有地端正了脸色,只因他瞧见,当刘备的视线从张飞身上转回到面前这封信上的时候,那张让人一见便觉宽厚温和的脸上,自眉心浮现出了一点褶皱。蒯越和蒯良兄弟也彼此对视了一眼,不知是何情况。

当郭嘉接过这封诏令的时候,顿时意识到了,刘备的表现因何而来。

这诏书通篇用着和缓从容的笔触,回复了刘备提及的荆州情况,所谓“蛮夷群聚于山川洪泽,自恃地利,盘踞作乱,令朝廷政令不得通达于州郡,迫使百姓难得教化,不得不仰仗起鼻息”,如今既然按照刘备的来信中所说,他们已因对抗朝廷征讨的目的更为密切地抱团在了一起,出战的时机已然成熟,那就不必再等了。入秋前务必平定首恶,打破荆南四郡宗贼为祸的局面,彻底将荆州收归朝廷治下。

诏书中还说,刘备与孙坚配合默契,各司其职,让陛下甚为满意,待得平定宗贼,将安陆黄氏为首的地头蛇连根拔起,必当各有封赏。

唯独不同的,只在于这份诏书中的一个字。

那个字,和诏书并非一人所写,而是陛下本人的字迹。

刘备曾见过陛下所写的罪己诏,那原件也还在他的手中,认得出陛下的手书,可眼前的这一个字,虽也曾在罪己诏上出现过,却好像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没有犹豫,一气呵成,哪怕称不上名家笔法,甚至还有些四平八稳的端正,却在每一笔中,都透着意态坚决的锋芒。

一个“杀”字!

一个帝王批注,又一次强调的“杀”字!

也正是这一个字,让刘备手中的诏书,忽然变得稍微有些烫手。

“使君疑惑的是什么?”郭嘉却不曾因这异样的增补一字而觉困惑,反而像是忽然放下了某种包袱,开口回问道。

“陛下……”

“陛下宽仁,不欲士卒死伤太多,故而令我等不可贸然与敌军开战,葬身于川泽之间,于是有了我等在荆州的徐徐图之,里应外合。但陛下已看到了袁绍名为投诚实则包藏祸心之事,险些叫他联手陈留高氏逃遁幽州而去,又为何还要一味宽仁,非要收服荆南宗贼为己用呢?杀之无妨!杀之,也无损于陛下的圣君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