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二更)(第3/3页)
结果曹操是如何回应他的?
嘴上说得好好的,却连家人都不管了,直接掉头即跑!跑了还不算,还要在兖州召集好友、召集乡党,聚众举兵讨伐于他。
若此番征讨洛阳得手,他头一个要解决的,是那洛阳朝廷的皇帝,第二个就是这曹操!不把他的脑袋砍下来当酒杯,便对不起他昔日对曹操的器重与信任!
现在……现在就连他的斥候都如此可恶。
“对了,”董卓努力抬了抬嘴角,迫使自己在这决然进军中,莫要被这些闲杂琐事牵绊住头脑,只开口问道,“我让你沿途行军中打造的船只,如何了?”
徐荣应道:“只差最后三艘,就已全部准备妥当。”
甚至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就连长安的百官都不曾见到,董卓此次攻向洛阳的大军中携有船只,仅知道他要经由陆路突袭那函谷关。
不知有多少人因他脱离了关中这“铁瓮”,可能是要去送死,而在暗中拍手叫好,却不料,在出兵之前,李儒其实给了他两手准备。
一路是直走函谷关,以一变三,凭借人数,速破险关。
二路,便是假若刘秉支援函谷关太快,即刻变更计划,从……
……
曹仁有些奇怪地看到,当他们脱离了徐荣的军营,仓皇奔逃,以甩开敌军追击后,曹操扶着腰接连喘了两口气,却还没等从这高强度的策马疾驰中缓过神来,便已从怀中摸出了一张舆图,摊开在了眼前,以手指在其上比比划划。
他探过去,就见曹操的手指,停在了其中的一个位置。
“茅津渡?”
曹操嗯了一声:“记不记得这里有什么典故?”
曹家有钱,念得起书,就算曹仁只是曹操的从弟,也并不影响这一点。
曹仁思索了一番,答道:“秦晋之好。”
曹操一巴掌就拍在了他的后脑勺,怒道:“你就记下这个?”
曹仁讪笑了两声,答道:“我这不是为了方便记吗哈哈。昔年六国纷争,秦国为了从关中突围,先讨伐了位于茅津渡的茅津戎人,想要借这处跳板北上河西,结果被晋国抢先一步假道伐虢,把那河西的渡口给抢了,唯一的出路也被断了,不得不与晋国结盟为好。嘿,我没记错吧?”
他那话刚问出口,又忽然意识到了什么,问道:“大哥,你说起这个干什么?”
曹操严肃着脸色,说道:“方才袭营之时,有一件我让你去留意的事情,你应该看到了。”
曹洪重重地点头:“他们的每一片溷厕区域都建得大,光这一处等候的士卒还不少,可见灶台是骗人的,这军中起码也有两万人!”
隐藏军队人数,是何用意不好说,但必定不是好事。
曹操眯着眼睛,冷声说道:“那还有一件事,不知你留意到了没有,在那溷厕附近有一处空地,正有一艘在打磨中的航船!船是不大,意义却非同小可。”
曹洪轻嘶了一声:“他们要航船干什么!”
打函谷关反正是不要船的!那船也没法在陆地上如履平地,撞开关城。
它只能是下水所用。
再一想到曹操先前的那个问题,曹洪顿时会意:“大哥是说,他们要打茅津渡,为自己留一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路?”
“是!”曹操回答得万分笃定。
在说出这个结论的同时,他也下意识地摸向了自己的胡须,却在发觉手感不对的刹那,又尴尬地把手放了下来。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给出一个结论。
“若只有隐藏人数,还不足以让我断言,此地的主将不是徐荣。但如果,他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是从茅津渡重返河西,进而折返凉州,重新打通后方,我敢说,身在军中主持大局的人,一定是董卓!”
董卓,他亲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