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一更)(第3/4页)

“当”的一声。

那把刀只来得及,与面前的长枪发出了一声因惯性而来的轻碰,便已停了下来,再也无法继续向前发力。

徐荣的动作停下了。

在马超面前,那双眼睛尚未闭上,却已是目光涣散,眼睛的主人,也无力抗衡地被马超直接扫下了马背。

轰然砸到了地面上。

“徐将军!”

“徐将军!”

“……”

“贼将已死,还不束手——”

惊呼声中,马超横枪,架开了两名意图来救徐荣的长兵。

眼前的灼灼血色,与得手的快意,好像都变成了冲上他脑门的热血,也让他的视线有片刻的模糊,但这丝毫也不影响,马超本能地呐喊出了这样的一句。

贼将已死,还不束手!

为何还要负隅顽抗!

正是响应着他的声音,冲到阵前的洛阳汉军,一边奋勇拼杀,一边也学着马超,喊出了这句:“贼将已死!束手就擒!”

怎么回事?

起先并未看到那长枪贯喉一幕的关中士卒,都在这一声声催命的声响里,惊惶地向着原本徐荣所在的方向看去,但让他们为之骇然的是,敌军的呼喊好像并不是制造骚乱的谎报,而是事实。

因为此时此刻,他们只能看到依然骁勇地向前冲去的马超,却看不到徐荣的身影,听到的,也是那个方向一声声无措的疾呼。

这就是说,徐荣死了……

徐将军死在了对面的那员小将手中!

“怎么办怎么办?我们现在该怎么做?”一名关中士卒惨白着面容,连连后退,也在同时向着一并后撤的同伴问道。

徐荣统兵之才毋庸置疑,也是此地除了董卓之外的另外一个主心骨。

帅旗倒下,还能解释成是敌军剑走偏锋,弄出了这样一个大动作。

徐荣死了,就成了真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赶巧了,董卓此刻还在大军的后方,相隔着万人的阵仗,他根本来不及在徐荣身死的第一时间,重新收拢并振奋士气,也就让这些士卒越发无措。

若是他们的反应慢了半步,下一刻就要被穿刺在冲车之上,变成那钢铁蒺藜上的战利品。

怎么办啊!

那士卒的同伴,表现也没好到哪儿去,同样是哆嗦着嘴唇:“不……不知道。”

他们甚至连为什么要打洛阳都不知道,又怎么会知道,现在该做什么。

只有在惊恐地望向敌军的大举压境时,一道灵光闪过了他们的脑袋:“投降!我们投降!”

没看到吗?早早投降对面的西凉军不仅没被调去戍守边境,还随同洛阳皇帝亲征来此,虽被打散分派到了马超的部下,但这又何尝不是一条出路。

一直以来,他们收到的都是各方战败的消息,现在连徐将军都为了太尉的大业,付出了自己的性命,又凭什么非要他们继续效死卖命!!

凭什么!

而他们也听得到,洛阳大军喊出的,也是“束手就擒”,而不是顺势“格杀勿论”!

一时间,金铁之声都盖过了马蹄声响,却并非是那些关中士卒继续操持着军械负隅顽抗,而是噼里啪啦的,武器掉了一地。

甚至还有人,手中的兵器放开得慢了一些,就被丢了刀兵的同伴直接压倒在此,扼住了脖颈,唯恐这反抗的后果,就是连着他们这些想要活命的人也被拖累了。

当董卓险险退出陷阵营的纠缠,回头向来路看去的时候,瞧见的,就是这样的骚乱。

是巢车燃火,军旗倒塌,士卒弃械的大乱!

一句怒喝,当场就从董卓的嘴里喊了出来:“徐荣他在做什么!”

难道不知道压制住这些士卒吗?

可他随即得到的答案,是前军士卒里仍有他忠诚的一批精锐,艰难地穿过了动乱的人群,把一句惊天噩耗,带到了他的面前。

“不好了。”

“太尉!”

“太尉——徐将军为敌军所杀……前方……全乱了。”

那报信之人似乎还想在此刻,问出一个对他来说极为重要的问题,那便是在这样的窘境中,他们还能如何自救,但董卓刹那间凝固的脸色,又让人根本不知道,该不该问出这个问题。

董卓面上尽是难以置信:“……”

他不敢相信,只是这么短的时间,他就听到了什么惊变。

徐荣身死,前方大乱。

而近处,还有陷阵营虽然数人负伤,仍发出的一声整军时的甲胄齐响,正要再度拦截试图突围的西凉兵马。

董卓头疼欲裂,竟在这混乱中有些希望,自己手底下的不是两万多士卒,而是两万头猪。

因为最起码,猪听不懂人话,不会在那弃械投降、束手就擒的引诱面前,就这样放弃对敌,倒戈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