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三合一)爹爹快看,我们发……
孙知县手一抖,滚热的茶水顺着胡须洒了一身,抖着手上的热水站起身,双目圆瞪:“你说什么?”
“尸体,呃……严格来说是尸骨、尸骸、死人骨头。”老仆道。
孙知县倒吸一口凉气,看向陈琰。
真正出了大事,陈琰反倒坐稳了,反正天塌下来也不是他顶着。
“孩子们怎么样?”孙知县生怕吓坏了他们。
“都挺兴奋的。”老仆道。
“……”
孙知县道:“头前带路。”
陈琰跟着孙知县出了县衙仪门,仪门外是吏廨,往东有一道角门,角门旁有座小瓦房,瓦房的背后是一小片庄田。原先几个书吏的家眷喜欢在这里种菜,后来小瓦房改做了陈尸的殓房,没人愿意靠近,庄田也就荒了,杂草丛生,有大半人高。
二人从角门而出,杂役们砍掉杂草,开辟出一条小路,远处果然被他们挖了个大坑,七个身穿各色衣裳彩虹一样的男孩子围成一圈儿蹲在坑边,正皱眉凝神盯着坑内。
见孙知县到来,忙起身行礼:“父亲,叔父,陈叔叔。”
孙知县见他们衣着古怪,忍不住发问:“你们头上为什么绑个葫芦?”
大娃道:“平安给的。”
孙知县这才发觉少了平安:“平安呢?”
二娃一指大坑:“在坑里。”
陈琰找了过去,登时震惊,八个孩子的破坏力果然不容小觑,这大坑足有一人多高。
“你们怎么把他独自留在坑里?”孙知县责怪道。
三娃道:“他本来一直在上头的,我们都上来了,他却跳下去了。”
平安此时正聚精会神地蹲在坑底,拿着个小刷子,轻轻刷开白骨表面的土。
陈琰深吸一口气,他没看错,他儿子在玩尸体。
“陈平安。”陈琰蹙眉喊了一声。
“哇!”平安冷不防吓了一跳,摔了个屁股蹲。
一个身量高大的杂役跳下去,将他扛在肩上,扶着坑壁慢慢起身,把他送出大坑。
陈琰像拎小鸡崽似的将他拎了出来。
平安果然很兴奋:“爹爹快看,我们发现了一个死人!”
陈琰看眼前的小娃灰头土脸,还挂着一脸“快夸夸我”的得意笑容,气得牙根痒,帮他拍灰都用了很大力气。
太脏了,这孩子不能要了。
平安被拍的东倒西歪,还笑得很可爱。
算了,洗洗还能要。
孙知县神色凝重的站在坑边,看着杂役们将尸骨收集起来,在地上铺好一方粗布,颅骨、脊椎、四肢……拼出了一具完整的尸骨,是一具男尸。
顶着惨白的日头,孙知县负手围着尸骨转了几圈——真是离谱他娘给离谱开门,居然有人敢在县衙角门外埋尸,他不要面子的吗?
他立刻下令:“传仵作来验尸。”
尸骨光天化日的摆在荒田之中,平安还想凑上去看,被陈琰一把拽了回来:“当心夜里做噩梦。”
平安小小声对陈琰道:“爹爹,这个人脑袋有伤,手腕还绑着一根红绳,上面串着一颗大桃核。”
只听仵作赵大武禀报:“男尸一具,身长五尺三寸,后枕骨被钝器击裂,无随身财物,腕部有一绳结……”
陈琰错愕地看着儿子。
平安得意道:“我没说错吧?”
孩子们情绪亢奋,你一言我一语描述着发现尸骨的经过,宋师爷怕小孩子干扰办案,忙将他们领到三堂休息。
……
孙知县捏着那颗串着红绳的桃核仔细端详,原来是一颗雕有钟馗头像的核雕,背后还有两行细微的文字:“诸邪退避,百无禁忌。”
宋师爷一拍脑袋:“这个东西我见过,两年前被府台大人开革不用的刑房书吏刘贵,常年带着这么个东西,说是为了驱邪避祸的。”
“刘贵?”刑房司吏道:“他不是去了外乡吗?还开了路引,如何会……”
“赵仵作。”孙知县道:“看看他的腿骨。”
赵仵作当即找来红油伞,遮尸验骨,果真看到几道细微的红色骨裂线。
“回县尊,左腿股骨有裂痕,还未完全长好。”
“是了是了。”孙知县低声对陈琰道:“你可还记得,郭知府呵斥他咆哮公堂,下令打了他二十杖,赶出公堂开革不用,我事后请郎中去他家为他看过,伤到了腿骨,需要静养,自此没再见过。”
陈琰当时在场,固然印象深刻,刘贵通过多年办案的经验判断,尸体的死亡时间要晚于孟氏的失踪时间,而在场的两名仵作却说,那是因为井底的温度低于地面温度,延缓了尸变的速度,刘贵据理力争,却被郭知府下令重责。
“此人没有家人吗?死了这么久,无人到县衙报案?”陈琰问。
孙知县回头看向刑房司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