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还真是越努力越不幸啊………(第3/3页)
无心的一句话,倒叫郑先生在官眷圈子名声大噪,成了人们口中教学精湛的名师。
郑先生还以为自己的求学生涯……呸,教学生涯就要这样日复一日的循环下去。
谁成想上元节例假过后,百官复衙,小小的教书匠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翰林院的官员们忙完过年,复衙几乎算作休息。闲中生事,不是聊诗文,就是聊朝事,实在无聊就要提到子女。
那些家中结了苦瓜的,都已听说陈家有个很好的塾师,能教正经文章。
陈琰心想,塾师不教正经文章教什么?不正经的文章?
便听他们又纷纷起哄,要将孩子送到陈家去读书。
这倒也不现实,十来个孩子送到陈家,陈家估计连一片儿瓦都剩不下……
片刻,这些机智的家伙又商量着在翰林院附近赁一处小院儿,办个小学堂。
王庭枢家是京城人士,在対街的甜水胡同恰有几间倒座房要出租,闻言也不外租了,提供给孩子们做学堂,让陈琰将塾师贡献出来,不要一人独享。
陈琰:……
见他们认真了,也不好太过扫兴,只好回家去,硬着头皮跟郑先生商量。
郑先生已经领教过一个状元儿子,听说又要来两个状元两个探花七个庶吉士家共计十一个孩子,眼前登时一黑,险些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