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我是小又不是傻!

衮龙袍样式繁复厚重,皇帝来校场难免要动动兵刃,因此换了一身轻便的行衣。

老钱倒是一身正红色公服,整个人气质都不一样了。

平安一脸惊奇的看着他们:“大叔,您不是致仕了吗?怎么会来国子监?”

钱祭酒几乎要扑上去捂他的嘴,皇帝能说致仕吗?那叫禅位……

皇帝煞有介事道:“我曾在此处任过祭酒,受邀陪陛下来此讲学,顺便故地重游。”

“哦,”平安道,“吓我一跳,看这阵仗,我还以为您是皇上。”

“这话可不兴乱讲,皇上在彝伦堂讲学呢,如何会到这地方来?”皇帝道。

“也是……”平安将信将疑,忽然关注到钱祭酒身上的公服:“老钱,你怎么当官啦?”

“我刚捐的。”钱祭酒一脸的生无可恋。

皇帝似笑非笑地问:“陈司业的儿子,不认识你这个祭酒?”

钱祭酒:“臣,臣……”

臣?平安一脸惊奇。

“陈平安。”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钱祭酒。

“……”钱祭酒吞了口唾沫,“陈平安,这孩子太皮了,从不参加大讲,故而不认识我。”

平安听到钱祭酒倒打一耙,愤然道:“才不是,他这么大个人,骗小孩儿,谎称自己是祭酒家的老仆。”

皇帝攒眉质问:“你好大个人,怎么能骗小孩儿呢?”

钱祭酒唯唯诺诺,心中腹诽,您怎么好意思说别人啊?

尽管钱祭酒凶名在外,可平安觉得自己占理,昂着脑袋义正言辞地说:“不管怎样,骗人是不对的,你得赔我一只油葫芦。”

皇帝再次将目光投向钱祭酒:“油葫芦?”

钱祭酒眼前一黑。

平安很快又有了新的问题,他问钱祭酒:“不对呀,皇上来国子监讲学,您怎么出来啦?”

“我……我……”

钱祭酒觉得“期期艾艾”的典故以后可能多加一个,叫“期期艾艾钱钱”。

皇帝索性替他回答:“他这人懒散惯了,坐不住,看我出来,他也跟着出来了。”

平安不敢苟同:“您不了解他,他只是看起来懒散,对监生可严厉啦,动不动就抓人打人关小黑屋,我爹都怕他。”

钱祭酒眼前又是一黑。

“不过他本性良善,对花鸟鱼虫很有耐心……”

钱祭酒已经快晕过去了,本以为国子监逐渐步入正轨,他会被打发到南京坐冷板凳,这下可好,不但屁股凉,脖子还凉。

平安还想再说说百灵鸟和油葫芦的事,便听大叔说:“油葫芦有什么意思,跟大叔走,教你射箭。”

平安听到射箭,颠颠地跟着去了。

“射”乃六艺,娘亲和小叔公都教过他一点,家里也有一柄小弓,有时也玩投壶,但国朝重文教,读书人都去研究经史文章了,没人拿射箭、音律、驾车和算术当正事,尽管娘亲家里是世袭的军官,依然不能免俗。

空荡的校场上竖着一排草靶,皇帝选了一把尚算趁手的弓,距箭靶七八十步的位置,拉弓满弦,一连十箭,全都射在靶心上。

平安欢呼起来:“大叔你也太厉害了,做文官真是可惜!”

皇帝道:“我年少时也想过征战沙场,只是国朝重文,家里偏要我科举。”

钱祭酒掏出手帕擦擦鬓角的汗,心想,编得跟真的一样。

“跟我堂兄差不多呢,”平安道,“我堂兄八岁的时候就能打倒三个成人,从小就立志考武状元、当将军,不过他爹娘是不会让他从武的,我们家也没人懂武学,教不了他,他最近给我写信,说准备离家出走,去少林寺学艺来着。”

皇帝顿了顿:“听说陛下要恢复天下武学,就从国子监开始,如能有幸考中,倒好过去少林寺学武。”

“真的吗!”平安激动地说:“那我回家就给他回信,让他先别出家。”

钱祭酒杵在风里,假装自己是空气。

皇帝却突然问他:“老钱,你对此怎么看?”

“臣——司业怎么看,我就怎么看。”钱祭酒险些说漏了嘴,连忙补救。

“问你的看法,提什么陈司业?”皇帝白他一眼,选了一柄轻弓递到平安手上,教他如何稳定下盘。

钱祭酒只是消极怠政,又不是真傻,闻言将手帕揣回袖中,正色道:“国子监武学废弛,源于各省武学废弛,国子监隶属礼部,但武学的大部分事宜分属于兵部,陛下想要恢复武学,兵部、国子监必然全力执行,可各省武学推不动,单单恢复国子监武学,才能教几个武学生?”

皇帝沉默片刻,又问:“为什么国子监武学可以轻易恢复,到了地方就推不动呢?”

“争议最大的自然是经费问题。”钱祭酒道:“国初地方武学统一由兵部拨款,结果经过层层盘剥,落到武学上不剩几分,后来朝廷财政吃紧,便要求地方自行解决一部分,结果各省学政纷纷上书抗议,直言无力承担这么庞大的费用,加之朝中大部分官员本就觉得可有可无,也就顺水推舟,关停了武学。”